新平县公安局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己任,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平安愿望需求为导向,结合推进“一所(队)一亮点一特色”警务战略具体实践,按照“汇聚三种力量”稳堡垒,下足“三项功夫”增后劲,突出“四个重点”稳根基,做实“五项工程”提质效的思路,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新平品牌,以“基础工作扎实、群众发动充分、警务实战高效、警务服务便捷”的实际成效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目前,全县“枫桥式派出所”创建呈现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的良好景象,同步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汇聚“三种力量”,筑牢全面稳固的战斗堡垒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聚合力。新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将弘扬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深化“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纳入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实施意见高位推动,要求按照“一所(队)一亮点一特色”标准打造一批在全市领先、全省有名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努力将戛洒派出所打造成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同时,明确了推动创建活动的具体责任单位,进行了任务分工,凝聚了创建合力,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提供了最大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二是突出党建引领增定力。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强化党建带队建、促创建思路,把党建与“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有机融合,配齐配强派出所党支部班子,11个派出所党支部书记全部由所长担任,充分发挥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40余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坚强的组织堡垒引领基层所队凝心聚力、奋力攻坚,着力“在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三是强化组织推动添助力。积极与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的请示汇报,持续推动并全面实现了轮岗后9名派出所长进乡镇(街道)党委班子,55名社区(责任区)民警全部进入全县123个村(社区)领导班子,让民警有了“村官”和“公安民警”双重身份,提升了公安机关在基层治理中的话语权。
下足“三项功夫”,汇聚强大的创建发展后劲
一是在组织推动方面下足功夫。局党委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纳入全县公安工作中长远发展规划,定期组织召开专题推进会,印发创建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创建标准、措施和任务要求。由党委书记、局长和分管治安工作的局领导挂帅,在县局治安大队和各派出所组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专班,强势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在基础建设方面下足功夫。坚持“固本强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工作导向,在完成11个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在全县123个村(社区)分别建设县城镇、经济重镇和农村“三个层级”的警务室,全面实现社区(驻村)警务室,民警(辅警)、治保、调解“三室”合署办公,将社区警务室建设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三是在增强派出所战斗实力方面下足功夫。严格执行《新平县公安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一村(社区)一警”工作方案》,选派局机关的55名民警到户籍地、出生地、曾经工作地的乡镇公安派出所担任驻村(社区)民警,并全部进入驻村(社区)“两委”班子,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警队”。2019年新招录的7名民警全部分配至基层所、队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所、队的战斗力。制定《新平县公安局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警力支援实施方案》,启动实施第一轮警力支援工作,从局机关、桂山平甸派出所调整12名民警轮岗支援扬武、新化等8个基层派出所,确保5人以下派出所警力全部达标。
突出“四个重点”, 夯实共建共治的工作根基
一是突出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定印发《新平县公安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搭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层层抓实”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在10个派出所设立调解室,执行警务室,治保、调解办公室“三室”合署办公,并配备专兼职调解民警和调解人员,实现了“哪里有所、队,哪里就有调解室;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队伍”。1至9月,全县12个乡镇(街道)中,有9个乡镇(街道)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124个村(社区)中,有65个村(社区)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44个村(社区)实现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83个村(社区)实现矛盾纠纷下降。二是突出社会治安联防联控。在全县推进“亮灯见警”工程,常态勤务模式下,在县城区布设3组PTU作战单元,日均80余名警力投入社会面巡防。等级勤务模式下,在县城区布设不少于6组PTU作战单元,在各乡镇辖区以派出所为单位布设作战单元,日均120余名警力投入巡逻防控,社会面整体掌控力显著提升,全县街面见警率大幅度提升,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三是突出重点治安要素管控。根据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形势及需要,结合COP15安保治安基础要素“大起底”工作,由治安大队牵头各派出所组织开展高频次的“三查三告知”清查整治行动和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三查四告知”集中统一行动,以进一步夯实全县公安机关基础工作,清除各类风险隐患,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四是突出重拳打击整治扬警威。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为牵引,从严抓好突出违法犯罪防范打击、治安乱点乱象清理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以强有力的防范打击整治攻势实现了“平安不出事”。1至9月,各派出所共协助核查涉黑涉恶案件线索91起,配合开展侦办跨境违法犯罪等刑事案件13起,破获由派出所负责侦办的刑事案件1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1人,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5.6万余元。查处治安行政案件411起,查处违法嫌疑人605人。
做实“五个工程”, 彰显持续强劲的推进质效
一是做实警企村联合防控工程。用活群防群治“3+N”工作模式,在全县的两个经济重镇(扬武镇和戛洒镇)推行警企、警村、村企共建共治共享“1+1+1+N”防控机制,整合“两矿一公司”保卫人员、社区治保成员240余人的群防群治力量,由社区民警编组牵头开展安全防范和巡逻防控,全面挤压犯罪空间。1至9月,大红山社区实现了“命案”和其它刑事案件零发案,民爆物品“不丢失、不被盗、不炸响,零事故”;扬武镇大开门工业园区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二是做实接边地区联防联调工程。与接边地区的友邻公安机关建立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推动情报信息互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调等工作的常态开展,实现情报信息“发现得早”、接边治安“防控得住”、矛盾纠纷“调处得了”。1至9月,8个接边派出所参与接边地区公安机关警务协作29次,互通情报信息42条,调处矛盾纠纷7起,相互协助破获刑事案件1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4人。三是做实街面万户邻里守望工程。各派出所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划分责任片区,与临街商户业主、单位负责人签订《联户联防联包协议书》,推动临街商户业主、单位遇事互通电话,白天邻里守望,夜间户互联防。1至9月,街面万户联防作用发挥明显,为公安机关提供案侦线索60余条,协助破获刑事案件29起,协助查处治安案件64起,群众求助警情404起。四是做实便民利民服务工程。积极推出“彝傣双语”“公安便民服务超市”、网吧“电子身份证实名登记”上网、交通事故可视化调解、“5+1”延时等便民服务新举措,打造永不下班的公安服务窗口,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积极向社会公开服务群众承诺事项10项,努力当好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设者和服务群众的先行者。1至9月,共办理行政暨管理服务审批事项9860余件,服务群众3.8万余人,满意率达99.8%以上。五是做实典型示范样本工程。坚持典型引路,局党委制定出台“新平县公安局一所一队一亮点一特色”实施方案,要求按照“一所一队一亮点一特色”标准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努力形成示范点先行先试、全局梯次推开形成百花齐放的创建工作格局,1至9月,共培育亮点特色项目28个。继续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戛洒样本,力争将戛洒派出所打造成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目前,戛洒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先进单位后的典型示范效应不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