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溪镇依靠柑桔产业发展,村民的钱袋子是“鼓”起来了,但如何让精神文明和基层治理也同步“富”起来、“活”起来?对此,华溪镇通过开展党员积分制与公民道德积分“双积分”创建活动,以党风带民风促新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接地气、聚人气,推动基层治理出实效。我们的经验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小”处着眼,党员先行正民风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风政风对民风有着直接而强大的影响力。“双积分”的设立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眼点,从基层治理最薄弱、最基础的环节入手,探索党风促民风新思路。一是优化党员积分制。按照党员实际状况进行分类积分考核,通过区分不同类型,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党员、青年党员、老党员、流动党员实现科学量化考核管理。二是细化公民道德积分制。借鉴“党员积分制”经验,把积分分为基础积分和浮动积分两部分:基础积分重点突出公民履行义务、遵守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等;浮动积分重点考核公民爱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柑橘统防统治、支持村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促进“双积分”有效融合。华溪镇坚持以党风带家风促民风,创新建立“众”字型矛盾排查调处网络、“家”字型平安建设管理体系,致富带头党员和优秀党员分别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群关系深度融洽,群众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提高。“双积分”制从“虚”到“实”,通过积分“量”的表现促使公民道德有了“质”的提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基本实现了90%以上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村、组两级。
从“细”处布局,文明评选易民风
党风好不好,关键在干部,民风纯不纯,关键看榜样。华溪镇逐渐探索出一套由党支部牵头,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和人大代表组成的“双积分”评审制度。党支部统一使用规范的“三表一栏”让党员参与积分的记录、评议和监督。公民道德积分制制定出台《“双促双推中国梦”公民道德积分记录表》,以户为单位,经本人确认后,由公民道德评议会在“党支部党员积分情况公示栏”“善行美德光荣榜”平台内进行公示。“双积分”制使群众当评委,党组织有“标尺”,(村)居民成“主角”,居民生活有了“准则”。同时,“双积分”制成了工作“助推器”,党员和群众之间相互监督、相互追赶,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019年,华溪镇甫甸社区上拖卓小组、下拖卓小组被命名为第九届玉溪市文明村镇,华溪镇被评为玉溪市唯一一家“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从“实”处担当,机制长效树乡风
为增强积分制管理的“含金量”和“吸引力”,进一步坐实积分结果运用。我们结合实际设置了三个积分结果运用档次。党员全年积分在110分以上的,才能享有评先树优资格,无职党员、普通群众连续三年积分在110分以上的,优先推荐为村“两委”后备干部、村委会下属组织负责人和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村(居)民全年积分在100分以上的,可优先享有国家支持的相关惠民政策,连续三年积分在100分以上的,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全年积分在60分以下的,评审会将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扶。在“双积分”制的引导下,党员和群众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有效提升,参与村组公益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群众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在华溪镇黑牛白村,党组织倡导建立了“文明积分超市”,将重点工作融入积分管理,通过积分制方式在超市兑换相应生活物品,激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下一步,华宁县将在“双积分”制的基础上,探索引入“积分超市”模式,全面激发党员和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道德行为——积分累计——实物兑换——道德行为”的闭环式道德正向转换生态链,从而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华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