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峨山县公安局双江派出所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目标,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要求,大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从小区治理到治安防范,从破小案件到调解矛盾,真正做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用热情、优质的服务和公正、文明的执法赢得民心,全力画好警民和谐同心圆。
民警来当副书记 画好社区治理同心圆
双江派出所把党建工作和警务工作融入小区治理,完善小区治理防控体系,在县城164个小区推行“派出所社区民警+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小区居民”治理方法,把作风过硬、素质一流、能担当敢担当的党员民警选任到社区民警岗位上,并通过组织部门发文兼任社区副书记,成立了120个临时党支部,实现了小区党组织全覆盖。积极推进“平安(智慧)小区”建设,在辖区2个试点小区实现人脸识别、小区单元门禁、监控等数据与公安大数据对接,达到全国平安(智慧)小区标准。实行警务进小区,强化服务零距离,让小区治理有温度。建全完善小区管理制度和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把小区住户情况核准与“一标三实”采集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做到小区治安防范宣传常态化,提高小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减少案件发生。
小案不破不收兵 画好守护平安同心圆
双江派出所聚焦群众关注的案件,牢固树立“小案件大影响”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个报警和每一起案件。2019年3月3日,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中获悉土官下村的普某家中的鸡被人盗走4只,社区民警及时找到普某了解相关情况,并将情况反馈给案件中队,办案民警通过走访、调取周边监控,很快便将涉嫌盗窃的嫌疑人抓获。2020年5月21日晚,一名女士的手机在民族团结广场丢失,详细了解大概位置和时间后,民警通过视频耐心巡查,发现是两名老人捡拾了胡女士的手机,最终民警找到了捡拾手机的老人,胡女士的手机失而复得。
派出所全面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前移治安防控警力到街面和人员密集场所,科学划定“1分钟、3分钟、5分钟处置封控圈”,全面优化巡逻勤务方式,实行视频巡逻、徒步巡逻、驾车巡逻相结合,提升见警率,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
组建最强调解队 画好矛盾化解同心圆
双江派出所在农村推行“一村一警”,在社区设置警务室,以各村治保会义务巡逻与派出所专业巡逻相结合,形成村村联防、户户邻防的治安防范网络。同时组建了一支由社区民警、驻所律师、街道办、社区、司法所等组成的“一站式调解队”,对治安违法、社区调委会多次调解未果、矛盾冲突剧烈的矛盾纠纷,规范、耐心、有序化解矛盾,提供对应领域专业法律咨询,让当事人更加信服、纠纷化解更加高效。2020年 9月1日,峨山县双江街道摆依寨某工程项目有二三十名工人讨要工钱,场面混乱,双江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处置,并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双方进行协商,经多次协调,项目部负责人承诺从当天起每天拨60余万元结清工钱。9月4日,经民警回访,项目部已清算并结清拖欠农民工的工钱160余万元。
真情服务不打折 画好警民和谐同心圆
双江派出所努力践行“服务不缺位”这一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放管服”改革,切实把改革成效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送到群众手上。
2020年9月,社区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养老院里五保户老人柏大爷的身份证丢失了,柏大爷多年卧病出行不便,一直没有去派出所办理新证。了解情况后,民警李进雄立即带着相机赶到养老院帮柏大爷采集照片、指纹,李进雄帮老人整理衣裳,又用热水细心的擦拭老人的每一个手指,最终成功采集到老人的照片和指纹信息。15天后,李进雄第一时间将身份证送到了柏大爷手中。
派出所办证大厅开设了引导区、咨询区、业务办理区等功能区,设立首问责任岗位,负责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开辟绿色通道,推广窗口双语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机制。变“等上门”为“找上门”,疫情严重期间,双江派出所对企业复工过程中急需的流动人口登记等高频服务事项,实行提前预约,上门受理、审批,目前,累计向辖区企业提供“上门办”服务10余次。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加强和改进派出所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双江派出所将以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己任,画出最大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