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社会市域治理
江川:基层治理见成效 老旧小区茧成蝶
2022-10-28 10:54:23

近年来,玉溪市江川区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狠下功夫,在刷新城市面貌、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同时,走出一条具有江川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助推老旧小区蜕变之路。

党建引领 组织先行

建强老旧小区改造的战斗堡垒

微信图片_20221028105125

坚持高位推动,区委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对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进行整体部署。紧盯改造短板建强组织体系。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让党组织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主心骨”。区委成立指挥部,下设10个工作组,形成“区委、街道党工委、小区隶属责任单位党组、社区党组织”四级组织体系,解决职能部门沟通不畅的问题。紧盯群众需求强化阵地建设。坚持老旧小区改造党组织活动阵地必须同步跟进的原则,按照“未改造先规划、边改造边建设”的思路,组织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住建局等多部门协商,建成1660平方米的区级党群服务中心,丰富阵地服务新功能,延伸党组织了解社情民意、倾听党群需求和服务党群的联系阵地。紧盯改造目标发挥党员作用。积极引导各级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政策宣传、开展矛盾调处,大力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亮身份”等活动,激励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改造一线攻坚克难、化解矛盾,有力保障老旧小区改造高效推进。目前,项目已完成拆违透绿,地下管网改造,小区道路交通、路面及地面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上下联动 密切联系

聚合老旧小区改造的主体力量

微信图片_20221028104901

充分整合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小区力量,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老旧小区治理的强大动能。搭建议事机制。成立“院坝理事会”,组织主管部门负责人、小区业主代表、党员代表等召开“改造意愿征求会”“困难问题协调会”10余次,收集群众意见300余条,现场解疑答惑120余人次,解决小区业主普遍关注的“热、难、痛、堵”问题,破解不同群体方向不一、用力不均的难题,让旧改推得动、改得稳、落地快。推行“一网十联”。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引导网格长、楼栋长和中心户长定期开展社情民意联排、安全隐患联防等“十联”工作,让“一长一户”串起居民服务的“千根线”。依托“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组织住建、城管、公安等部门协商推进,解决老旧小区停车困难、违法占道、私搭乱建、安防设施不全等问题。激活改造热情。建立单位在职党员回居住小区报到服务制度,引导在职党员在居住小区亮身份、亮承诺,带头宣传政策法规、收集居民需求、调解矛盾纠纷。组织小区党组织上门走访,动员热心居民、小区党员积极带头、示范引领,组建老旧小区改造志愿服务队,发动200余名居民投身宣传、调解、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

智慧赋能 规范服务

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的底色气质

微信图片_20221028104914

坚持以“好看、好住、好用、好管”为目标,多方位提升改造标准,建设居民满意的新型社区。优化小区公共服务。将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精细化水平作为改造工作的落脚点,拆围拆旧,盘活利用低效场地,对“医养托吃健文教娱”等综合服务功能进行配套,将古滇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社区改造中,建设文化墙、游园,科学布局党群服务、社区食堂、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新增文体设施21处,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造智慧化社区。开发社区智慧管理平台,将物业服务、党员管理、健康管理、社会治安管理等基础服务集成上网,让“不打烊”的社区服务走进居民日常。建设智慧管理指挥中心,在小区安装车辆识别、智慧门禁、视频监控、电子显示屏等安防设施,有效根治居民和小区安全卫生难于溯源等问题,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建立居民信息档案。建立小区常住居民电子档案,对居民身份、人脸信息、楼栋、单元、门牌等信息进行登记注册,做到一人一档,实现辖区居民信息管理动态跟踪,居民服务一体化、多样化。

(江川政法委 供稿)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