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社会市域治理
多治融合激活基层善治“一池春水”
——新平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2023-05-04 08:59:32

3

服务中心实行“周分析、旬研判、月调度”,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新平县委政法委供图)

□  本报记者  李瑞铭

2022年,新平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用好“五项权利”,取得全县人民调解、民商事、信访、刑事、治安案件“五下降”的工作成效,全年共受理案件3118件,已办结3086件,在办理32件,办结率达98.9%;新平县人民法院主动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2022年,组织员额法官到联系乡(镇、街道)开展业务培训21次,巡回法庭开展巡回审判663次,诉前化解矛盾纠纷20件,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60余次。2021年,新平县被国家信访局表彰为“三无示范县”;2022年,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被表彰为2018―2021年度平安云南建设先进集体……

一串串数字、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新平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尝试。近年来,新平县以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等多治融合夯实基础,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治理难题在“多治”中破解,社会和谐在“多治”中构建,群众满意度在“多治”中提升。

党建自治齐推进

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新平县坚持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下设11个工作专项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一把手”带头抓,建立县、乡、村、组“四级书记”抓矛盾纠纷信访机制,全面落实县级领导信访包案制,2022年包案47件。以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为统领,促基层社会治理为主线,聚焦“四级联创”的“三好、四优、五强、六提升”重点任务,用好“擂台比武”等载体,通过现场会、观摩学习、工会派单、交叉检查等方式,形成全县上下大抓“四级联创”的局面,提升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创新党建带群建机制,深化大群团改革,树立党建、群建“一盘棋”思想,让群团组织成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自治是群众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新平县多举措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自治活力”,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载体,推动民族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平安创建、自治创建活动。搭建群众自治平台,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多方议事协调机制,全县124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团、人居环境督查评议组和村规民约执行委员会4个自治组织,发挥3898名网格员作为观察员、信息员、调解员的作用,确保“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探索与实践,将自治组织管理好、矛盾纠纷化解好、社会治安好等内容作为红旗村、红旗小区评选的重要指标,在县城住宅小区成立104个业主委员会、组建55个物业管理委员会,在村(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示范引领作用。

服务中心一站式解纠纷

走进服务中心,前来反映问题的市民络绎不绝。作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化服务平台和“指挥中枢”,无论是疑难问题,还是家长里短,在这里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服务中心于2022年4月揭牌成立,由县委政法委牵头组建,县司法局和县信访局参与管理,有指挥调度、研判预警、信息收集、接访约访、联动处置、应援尽援“六大业务板块”,构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多元解纷机制。在具体业务操作上,赋予服务中心分流指派、指挥调度等“五项权力”,打造“统一受理、分类交办”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流程,实行“周分析、旬研判、月调度”,实现矛盾纠纷“受理、交办、处理、督办、反馈”全周期闭环管理。同步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健全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纵横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分管服务中心的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吴忠华介绍,服务中心在定纷止争中力求“以和为美 为民解难”。“2022年,县人民检察院在评估戛洒镇一起小舅子殴打姐夫的刑事案件时发现,该案件具备刑事和解的条件,且受害人同意调解。鉴于案件矛盾纠纷民刑交织、新旧互缠,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新的更大矛盾,成为更大的刑事案件。于是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检调对接’机制,向服务中心提出调解申请,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戛洒镇党委政府、当事人所在社区及时组建工作专班,认真研究调解方案,积极开展调解工作。”说起服务中心曾经调解的这起案件,吴忠华感慨说,“我们最终还是圆满解决了这个案子,当事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

加强法治德治提升治理水平

坚持法治新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研究制定相关规划、方案,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成立全市首家民调委,挂牌组建银行业调解委员会新平调解工作室,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积极争创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中率先突破。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抓手,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与此同时,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新平县制定出台5个单行条例,提升地方立法工作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区警务融入网格,社区民警兼任124个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村级综治中心副主任,做到场所、工作、机制、保障“四个融入”。找准检察工作深度融入社会治理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发力点,推动检力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加强诉源治理,实施法官联络乡(镇、街道)工作机制,在全县12个乡(镇、街道)设立员额法官工作室,主动提供司法服务。

坚持德治教化与智治支撑并举,提升善治水平,坚持以文养德,在公共场所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益性广告4000余条,建成彝族浮雕文化长廊和啊波左小组、桃孔村、窝尼新村等一批德育阵地;坚持以规促德,发挥道德的“软法”作用,进一步修改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健全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市场主体综合信用跨部门联合审查,推进“诚信新平”建设。推进“互联网+安防建设”,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整合“美丽县城”“雪亮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平安智慧县城、智慧小区和智慧乡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主要干道、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推动智能技术向市政领域延伸,建设新平数字城管中心,打造城市大脑,建设戛洒镇智慧停车位,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水平。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