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社会市域治理
峨山甸中:“双中心”融合共建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5-08-26 09:02:04

峨山县甸中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要求,努力构建全镇党群、综治“双中心”一体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的基层治理平台。平台围绕平安建设、矛盾化解、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行“两中心合一”的工作模式,直接面向基层、统筹解决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有效化解矛盾,让基层治理更主动、更高效。

微信图片_20250826084930

聚焦融合共建 打造基层治理“强引擎”

甸中镇紧扣“空间共用、人员整合、服务联动”目标,扎实推进“双中心”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强大基层治理合力。

空间共用,以阵地联建盘活“新”资源。坚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优化阵地资源。在综治中心设置综合服务、群众接待、多元化解等功能区,整合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力量轮值办公,实现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同时,制定党群服务事项清单,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和帮办代办窗口,将社会事务、民政、党务等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显著提升服务便利性。2025年1月以来共帮办代办养老医保缴费等事项500余件。

人员整合,以网格共建激活“新”效能。创新“双中心+网格”模式,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至治理末梢。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任村级“双中心”主任,将党建、政法、民政、应急等职能纳入网格,实行“一网统管”,中心对网格内发现上报的问题实行多方协作、一网联动,形成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收集、分流、推送、督办、反馈”的完整工作闭环。全镇划分66个网格区、270个微网格,配备网格长66人、网格员121人,构建出“网格长——网格员——村组干部”三级信息网络,真正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矛盾网中解、成效格中评的社会治理格局。广泛发动民警辅警、执法队员、西部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同时引导激励广大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助力解决急难愁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我们常态化开展走访巡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进行预警和管控。在本年内,我们精准收集并落实了43条群众需求,成功化解了25个矛盾。

服务联动,以融合共治打造“新”服务。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居民生活“急难愁盼”,依托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围绕青少年暑期成长支持、老年群体关怀保障、便民服务提升三方面开展系列党群活动,有序推进“聚焦“一老一小”、托起朝夕幸福 、“劳动育德美、蔬香满校园”等“初心合伙人”项目。建立“双中心”服务需求清单,收集民情民意,鼓励群众没事到中心坐坐、有事来中心说说,真正让“双中心”成为群众反映问题、排忧解纷的主阵地,围绕群众需求同步开展特色活动,今年以来,11个村(社区)开展主题活动180余次,覆盖4000余人次,为居民带来了贴心关怀与服务,绘就乡村和谐新画卷。

微信图片_20250826085907

谋划精准施策 绘就融合发展“路线图”

针对融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甸中镇明确下一步深化路径,持续释放“双中心”融合效能。

强队伍提能力。聚焦“融合共建共治”需求,强化镇村两级工作人员专业培训,采取“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实际操作”模式,重点提升党建服务、矛盾调处、应急处置等复合能力,解决流程不清、方法不专的问题。

破壁垒促协同。深入研判并建立固定协同工作机制,打通信息共享通道。清晰界定双中心职责边界,明确矛盾隐患、服务资源等信息共享的条件与流程,力争实现便民服务与矛盾纠纷处理的“一站式”高效运转,追求“1+1>2”的联动实效。

广宣传增实效。线上线下宣传并举,通过入户宣传、现场体验、办理反馈等方式,向群众清晰传递“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清单式回访”的便捷服务模式,提升群众知晓度与参与感,真正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微信图片_20250826085911

初显融合成效 筑牢平安和谐“基础桩”

通过“双中心”融合共建,甸中镇基层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成效初步显现,基层治理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单一管理”升级为“多元共治”。平台累计服务群众超万人次,网格力量累计上报并成功化解风险隐患105件,稳控17件,综合化解率达82.68%,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良好局面,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得到切实提升。

微信图片_20250826085915

微信图片_20250826085918

下一步,甸中镇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以“双中心”融合为抓手,不断深化“党建+治理+服务”模式,切实将融合成果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甸中智慧和力量!

来源:峨山县委政法委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