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法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思路,在立案窗口抓实抓细,着重帮助和提高菜农、老人、妇女等群体的诉讼能力,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一是强化诉前调解,关注菜农群体。通海系农业大县,近两年来,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不时出现矛盾纠纷,菜农往往因维权能力不足而最终成为受害者。案件进入法院后,菜农又因诉讼能力欠缺而难以实现诉求。为此,通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强化诉前调解,并积极引导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第一时间申请司法确认。对因调解失败而进入立案的案件,通过设立导诉台指导菜农了解正确诉讼程序,减轻诉讼成本。2022年以来,共实现诉前调解涉农案件50余件,指导涉农案件正确进入诉讼程序40余件,接受咨询 20余人次。
二是畅通老年人通道,提升“适老诉服”水平。针对部分老年人老花、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写字等问题,通海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了专门的老年人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诉讼服务,同时,还在每一个窗口配置了老花镜,以供老年人使用。此外,还为有需要的诉讼群众准备了纸、笔、纸杯、饮水机等。共接待老年当事人 10余人次。
三是配备急用药品,关爱身体欠佳群体。为保障当事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了医用急救药箱,备有纱布、医用棉签、医用酒精、创可贴、速效救心丸、藿香正气水等应急药品,可对需要采取急救措施的群众实施简单救治和临时救助措施,真正体现生命至上的理念和对群众的真心关切。2022年5月16日,一名当事人到诉讼服务大厅提交立案材料时突发心绞痛,在询问当事人的病情并征求其意见后,诉讼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为其提供了一瓶速效救心丸,为当事人缓解病症提供了有效帮助。
(通海县法院 阿俊芳 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