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工作要闻
通海桑园社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跑出基层社会治理“加速度”
2022-03-23 17:44:5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当前,通海县秀山街道桑园社区围绕平安通海建设,探索整合资源,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提高社区基层治理水平,促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转变意识,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社区一班人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落实学法用法制度,把法律法规列入日常学习内容,增强社区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完善以案释法宣传制度,落实各类公益普法责任;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提高使用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文艺队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利用好新区广场普法阵地常态化开展群众普法教育,社区文艺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主动编排“扫黑除恶”等为主题的节目扩大法治宣传面,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法治意识。

二、形成常态,抓好矛盾纠纷风险预警排查。立足抓早抓小、应排尽排,建立定期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依托社区警务室,桑园社区与共建单位县税务局志愿者成立联防队,驻区单位通海县公安局、秀山派出所共同参与,联合开展日常治安巡逻,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例行性矛盾纠纷大排查,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遇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及时组织人员加大集中巡查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开展经常性走访谈心,定期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突出专业,强化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社区“三官一师”工作室作用,强化司法行政等部门与社区联动功能,发挥警官、检察官、法官、律师的专业力量,推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入社区的工作体系。聚焦小区住户与物业公司、小区住户与开发商等社区突出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探索创设更多契合实际的专业性调解组织积极参与社区调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法律服务提供在社区,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促进邻里和谐,从而提高社区治理实效。

1

四、创新服务,深化提升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桑园社区将网格化管理与“三双”工作有机融合,在社区干部、党员、退役军人、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群体中推选出网格长、楼栋长,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协同共治”体系。充分运用“一网共治”各网格群功能,加强对社区辖区内社情、舆情、公众诉求等情况的掌握与分析,研判矛盾发生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动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风险隐患,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党建引领,规范有序推进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2021年社区帮助指导粮食大仓、江源小区等2个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解决了多年来无人管理小区设施乱、卫生脏、环境差等老大难问题,现辖区内23个小区已成立业委会14个,其余小区正在有序推进中,真正实现小区管理有组织、常态化,为营造和谐社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通海县秀山街道综治中心)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