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街道坚持“红色组织”引领方向,“红色基因”汇聚力量,全面提速街道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不断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实现小区居民自主决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取得党建引领下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和作用发挥新成效。
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治理“指挥中枢”
街道党工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细化目标任务,指导社区党总支及时组建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专班,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迅速开展工作。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过程中,街道干部职工、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共驻共建单位召开多次会议,严格按照玉溪市《物业管理办法》和住建部《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做好各项工作部署,确保业主委员会成立工作合规、合法、有序进行,促进党建引领下的业主委员会工作提质增效。
党员带头,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
街道各社区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科学谋划,通过制定工作清单、实施挂图作业,定人定岗定责,适时召开工作调度会,注重从党性强、作风正、善做群众工作的党员职工和党员业主中选配业主委员会带头人。对已具备条件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推荐业主委员会委员、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中的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委员,承担和参与社区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对暂不具备条件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街道积极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小组干部或在职党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主委员会。杨广供销社小区业主委员会5名委员中,有3人是党员,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岳启明表示,自搭建小区业主委员会平台后,想为小区做些实事,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小区电动车充电问题,在社区的协调帮助下,将顺利安装电表,在小区设置雨棚和充电桩,解决小区居民一直以来关注的充电难题。
协同联动,实现基层治理“共治共享”
在突出党建引领下,街道统筹指导,社区具体负责,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共享资源、共建文化、共解问题。着重引导党员业主主动参与到社区党建工作中来,发挥好业主参与管理、服务监督的作用,加强各方协调联动,通过碰头、例会、议事会等,切实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自从有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业主的实际困难得到了解决,我们小区从脏乱差‘三无小区’变成了‘温馨港湾’,现在,党员和居民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政府招待所小区业主蒋文明说道。
业主委员会的组建,打通了小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探索小区治理的更多有效途径,实现“民需有人问,民事有人管、民困有人帮,民忧有人解”的基层治理新局面,而这也是“党建引领红色物业”进一步深化的持续动力。
(秀山街道党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