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22年以来,通海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始终秉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律为准绳,从案件事实出发,尊重当事人意愿,以实现“案结事了”为目标,以行政复议为手段,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助推通海法治政府建设。
第一,健全配套工作机制,提高复议公正性和公信力。完善行政复议接待登记、受理、调查取证核实、审查、听证、调解、案件集体讨论、法律文书送达、责任追究等配套工作机制,严把“文书审签关、证据核实关、质量与效率关”。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经常性组织政府法律顾问、咨询委员会专家进行案件集体讨论研究,对拟作出复议决定的案件,实行“五级审签”,切实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合法性,确保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质量。2022年,开展行政复议案件集体讨论会2场5件次,进行实地调查取证4件,有力提升了案件办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第二,贯彻落实复议案前、案中、案后调解机制。2022年以来,以调解方式化解行政争议案件14件。一是释法理,严把案件“入口关”。在行政复议受理前,充分了解申请人违法的事实、情节及行政执法部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针对申请人提出的诉求一一进行答复,向申请人释明其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执法部门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同时告知申请人案件进入行政复议阶段可能会出现的结果。2022年以来,在释明法理过程中申请人深刻认识到自己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及危害性,主动撤回行政复议申请9件。二是主动出击,为调解“牵线搭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案件事实清楚、具体行政行为正确的,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调解的方式高效化解纠纷,做到“能调尽调”。2022年3月,在向某不服通海县城市管理局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案件中,通过对向某开展辨法析理和解释说明工作后,提高其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最终向某在案件审理期间主动撤回复议申请。三是多渠道,灵活处置。针对市场监管领域邮寄类复议案件,通过电话交流、沟通等形式向申请人摆事实、讲道理、明法理,让申请人在线上也能切实体会到“复议为民”的温暖。2022年以来,通过线上调解,申请人满意并撤回复议申请4件。
第三,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行政执法中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一是从严把关,依法纠错。对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以及明显处理不当的,采取确认违法、责令履行等方式予以纠正。通过行政复议案件纠错,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执法意见建议,达到“纠正一错、规范一片”的效果,不断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2022年以来,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2件。二是事前介入,严把执法关。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作用,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县政府各项专题研究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从执法主体、程序、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把好行政执法“出口关”。2022年以来,法律顾问事前介入嘉城豪庭房地产项目、杨广智慧小镇建设项目、杨广镇大坟山畜禽养殖专项治理等重大行政决策和专项执法,避免了大量案件进入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程序,降低了行政争议的发生率,减轻了司法裁判的压力。
第四,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行政复议业务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一是加强行政复议人员业务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与市级行政复议工作业务培训,学习先进办案经验,创新办案思维,提升办案能力。加强与各乡镇(街道)行政复议代办点协调联动,对代办点联络员进行行政复议业务专项培训,切实提高代办点人员业务素质。二是加强执法培训及指导,强化执法能力和水平。透过行政复议看执法,以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为切入点,针对行政执法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和水平。
第五,加大行政复议宣传力度,提高行政复议群众知晓率。一是依托政府门户网,及时公开行政复议案件的承办机构、地址、咨询电话,公开行政复议代办点地址、联系电话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行政复议的认识,确保有事能“找对人”、“找到人”。二是通过“普法进社区、进街道、到个人”的形式,依托《行政复议指南》,宣传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办案流程、救济途径等相关业务范围及办理流程,为行政复议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屏障。2022年,发放《行政复议指南》宣传册等资料5000余份,行政复议得以走进千家万户。
2022年,通海县不断完善行政复议机制体制、学习先进典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行政复议案件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下一步,通海县将继续巩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持续探索和推进行政争议案件实质性化解,对适宜使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问题的行政纠纷,坚持应调尽调、即收即调,做到节约时间成本、司法成本,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通海县司法局 龙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