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通海县公安局结合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运用“加减乘除”全面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百日攻坚行动,进一步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筑牢道路交通事故防线,全力防范化解道路交通风险,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实现新提升。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一是瞄准靶向,层层抓落实。召开会议及时传达学习省市关于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提出的目标要求,制定下发县局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工作要求,将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责任落实到人。二是明确重点,深入分析研判。针对辖区情况,认真分析研判辖区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查找道路交通管理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调整工作部署,夯实勤务安排,加强路面管控,全力维护辖区道路安全。三是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实效。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交警大队联合督察大队对辖区9个派出所推进百日攻坚行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并做好指导,确保全县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减”少漏洞,强化源头监管。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深入“两客一危一货”企业,对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营运车辆GPS安装、年检及例检例保、安全技术状况、客车安全带安装和使用、平台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杜绝隐患车辆上路行驶。二是隐患动态排查。联合公路、乡镇交安委等相关部门对辖区事故多发、临水临崖、陡坡急弯等重点路段开展安全隐患动态排查,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制定整改意见和措施,全力进行整改。目前录入检测系统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共162处,完成整改162处,整改率100%。三是强化隐患清零。积极会同交通、公路部门,从人、车、路三方面强化源头管理,对隐患路段、事故多发点段、急弯、陡坡、临水等路段完善相应标志、标线,修建沿路隐患遮挡数目,对排查出的隐患逐一建档,推动完成整改,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序。将“两客一危一货”等车辆驾驶人做为重点,加强防疲劳驾驶、防事故等安全学习,增强驾驶人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乘”上宣传,强化安全意识。一是突出重点宣传教育。依托“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活动,组织民警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以典型事故为案例,以案释法,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事”,提高重点人群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法制意识。二是强化网络宣传提示。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平台、农村“大喇叭”等载体及时发布交通安全知识和典型事故案例,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45场,上报交通安全信息313期,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宣传提示信息300条。三是用好路面宣传引导。在开展路面执法过程中,坚持“宣教为主、处罚为辅”的理念,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或口头讲解交通法律法规及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提醒驾驶人和乘客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除”去风险,强化路面管控。一是强化巡防管控。严格落实中队包保责任制,最大限度将警力投入到路面一线,采取流动+定点、白天+黑夜、交叉巡逻相结合的方式,紧盯中心城区、农村地区、国省道、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强化路面巡逻管控。二是加强货车治超整治。与治超工作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增强工作合力,组织警力排班轮值,加强对过往大货车不按规定悬挂号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超限超载、疲劳驾驶、驾驶无牌无证车辆、驾驶报废或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三是加大集中整治力度。严厉查处酒驾醉驾、无证驾驶、超速行驶、涉牌涉证、违法超员、违法载人等18 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49667起,其中酒醉驾645起,无证2113起,超载546超员4554起,不系安全带18552起,不戴头盔8275起。
(通海县公安局 杨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