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工作要闻
通海检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024-05-11 09:35:03

近年来,通海县人民检察院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检察办案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顺民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切实担负起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责任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通海县人民检察院连续两届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深化检调对接全心全意解民忧

推动健全完善《通海县人民检察院领导干部办理群众申诉信访案件规定》等5份政策文件,与法院、司法局、乡镇等部门形成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合力。搭建参与乡镇各类矛盾纠纷化解新平台,与高大乡、里山乡共同制定“检调对接”运行联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试点工作,着力构建“一站式接受、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纠纷调处化解新模式。充分发挥检察法律监督职能,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刑事和解、民事调解、行政争议化解,把预防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保护公共利益融入履职办案全过程,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

通海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撤销婚姻登记纠纷案,申请人先后向相关部门申诉和起诉,但错误的婚姻登记一直未撤销。父母是谁?配偶是谁?是否重婚?债权债务人是谁?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困扰着两个家庭。为化解社会矛盾,尽快解决申请人的揪心事、烦心事、忧心事,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通海县人民检察院查清案件事实,检察长主持公开听证,搭建平等对话平台,查找争议根源,通过多次释法说理和沟通协调,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历时十多年的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该案入选云南省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

用好12309平台真情服务纾民困

积极打造规范、高效、便民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检察服务中心的宣传、检务公开、检察服务等对外便民服务功能,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坚持有诉必理、有案必办、高效办理、及时答复,真正把“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落到实处,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帮企业脱困,帮群众解忧。

加强检察法律监督延伸,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设立“12309”检察服务工作室,依托乡镇综治中心窗口集成优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司法救助,积极协同综治中心开展联合接访、排查纠纷、社区走访、组织调解等工作。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释法说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助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基层治理、深度治理、源头治理能力。

通海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申请立案监督案,申请人先后向相关部门提出立案申请,均作出不予立案决定。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如果预付款追不回来,企业经营将出现困难,可能面临倒闭,申请人忧心忡忡。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困难,通海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优先接待、快速受理。办理时,检察长亲自接访、派员跨省深入调查核查、主持公开听证,围绕申请人的合理诉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积极帮助申请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释法说理。申请人表示,虽然最终没有立案,但对检察机关认真履职的工作态度非常满意,愿意息诉罢访。该案入选云南省检察机关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典型案例。

体现司法温度汇聚力量暖民心

建设集接受询问、生物样本提取、身体检查、心理疏导于一体的“一站式”取证与保护中心,以检察履职助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切实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精神健康及其合法权益。先后成立“阳光志愿者服务队”“彩霞工作室”,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社会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体系的作用,凝聚社会力量,帮扶救助贫困涉罪未成年人圆梦大学。融入人性关怀,体现司法温度,共同关注和参与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

通海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的一起未成年人交通肇事案件中,一审判决后涉罪未成年人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因母亲生病住院,其家庭已经为赔偿被害人倾尽所有且负债累累,能否上大学成为难题。为帮助其圆梦大学,通海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团队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体系的作用,会同团县委、青少年事务工作服务中心、关工委协商帮扶救助,与爱心企业联系为其争取到了4000元的上学资助款,协调县教育体育局为其申请了助学贷款。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认真做好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工作,最终有效化解了双方的矛盾。涉罪未成年人也按时到校报到,开启新的人生征程。该案被省妇联、省法官协会、省女检察官协会、省律师协会评为2020年云南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优秀案例。

更新司法理念深化改革顺民意

为积极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需求,通海县人民检察院从政治上着眼、法治上着力,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做实做足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

坚持用“三个善于”指导检察办案,准确把握法条背后的法治精神、法治价值、法治原则,将情理法有机融合,着力在法治框架下寻找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努力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依法适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精准把握案件“认罪认罚”条件和“从宽”幅度,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截至目前,认罪认罚适用率达85.86%、提出量刑建议采纳率达95%。

坚持应听尽听,实现举行听证案件“四大检察”全覆盖,开展检察案件听证84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参与听证,全方位展现办案过程和认定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主动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提质效,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努力让案件当事人解开“法结”“心结”,推动矛盾纠纷从源头得到实质性化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通海县人民检察院)

编辑:通海长安网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