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市貌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近日,通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建监察大队针对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市容环境疑难问题,狠下工夫,逐街开展排查整治,大力营造干净整洁、秩序良好的城市环境。
一是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在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引导市民有序停车,同时要求巡察队员加强车辆停放监督管理,提高市民文明意识。针对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等问题,及时协调运营方,抓实问题整改。持续加大对长时间乱停放占用公共区域的非机动车辆进行集中清拖整治,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环境,提升通行效率。截至目前,共整治乱停乱放非机动车辆80余辆。
二是提升街面环境秩序。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执法车辆8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设摊点、乱挂杂物”等十乱行为150余处,清理乱贴乱画小广告135处,拆除临街乱挂、乱拉16处,清理流动商贩、整治占道经营150余处。
三是推进城市道路清理整治。坚持属地管理、部门主责、依法治理、分类处理、联动共治的原则,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对在城市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上擅自设置的地桩、地锁、锥桶等停车障碍设施以及人行道上私自浇筑的斜坡实施拆除。截至目前,共清理锥桶杂物占用公共车位350余起,拆除私自浇筑的斜坡520余处。
四是督促落实城区在建工地规范管理。加强对区域内渣土车辆的日常监管和相关查证,按规定上路,对污染道路、拉运扬尘等行为进行取证处罚,有效杜绝辖区内在建工地运输途中乱抛洒、乱倾倒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加大对《通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城市建筑垃圾进场倾倒的通告》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对城区在建工地建筑垃圾处置的巡查监管,全面排查在建工地建筑垃圾处理情况,确保建筑垃圾到指定地点倾倒。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批评教育为主,暂扣处罚为辅的方式,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步,通海县城建监察大队将持续加大巡查整治力度,针对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治一起,努力为通海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助力平安通海、法治通海建设更上新台阶。
(通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钟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