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社区隶属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街道,地处杞麓湖南岸,东与大树社区相邻,西与长河社区接壤,共辖6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2627户8034人,是一个拥有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农贸市场、幼儿园、小学等硬件设施齐全,居民以绿色蔬菜种植、个体工商户经营收入为主的新型农村社区。近年来,该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实体化改革契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整合资源力量,提升治理效能,成为基层治理样本。
创新“三项制度”,确保基层治理有合力。六一社区综治中心主任由党组织书记担任,吸纳社区民警以及负责治保、调解和群团工作的“村级大岗位制”人员等作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 发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和居民自治作用,充分做实社区综治中心。建立党总支部引领的多元参与共治制度。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网格员及时调解;复杂矛盾纠纷,由网格员上报网格长组织调解;重大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组织调解员、警务助理等相关人员参与调解。推广“和事佬”矛盾纠纷调处制度。组建10人调委会、8人“和事佬”队伍,实行“三官一师”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调解模式,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矛盾调处格局。建立安全隐患定期清零制度。召集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社区治理措施、处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问题。截至目前,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6起,社区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发生率较往年下降80% ,真正做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解”。
织密“一张网络”,确保网格治理全覆盖。该社区以综治中心为统领,突出基层管理服务职能,打造排查风险隐患、发现异常异动、化解矛盾纠纷、预防违法犯罪、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展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整合各部门的网格资源,将之前的平安网、警务网、人口信息、环境卫生网等充分融入,有效破解了以前有网无人、有人无责、有事无人管的问题。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运转模式,分别建立网格长、网格员、户主工作群,通过使用“玉溪共治通”APP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把政策法规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落实到网格中,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建强“网格队伍”,确保网格事项能落实。六一社区综治中心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组建了一支网格志愿服务队,由党员干部、居民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体26人组成,在社区民警带领下开展巡逻防控工作。通过严格落实奖惩考核机制,将担任网格员的党员履职情况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和村组干部绩效考核内容,对提供线索或发现矛盾纠纷并成功调处的给予一定奖励,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由居民参与监督网格工作落实。为管好网格员队伍,在综治中心的指导下,明确网格员履行“政策宣传、隐患排查、信息上报、矛盾调解、治安巡逻、便民服务”等职责,网格员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隐患苗头问题及时通过公众号和APP上报,第一时间组织排查处置,确保风险隐患“不拖大”“不拖炸”。
做实“和事佬”协会,确保基层矛盾不上交。为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优势,六一社区在综治中心的指导下,有效调动多元共治主体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各居民小组广泛从街坊邻里间邀请一些说话公道、德高望重的离职村组干部、退休工人等老同志,组成“和事佬”协会。通过讲上几句公道话,聊上几句家常话,将社区内大多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当地,形成了“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良好社会风气。社区调解委员会每月组织“和事佬”协会成员开展一次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培训,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提升法治素养。
通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六一社区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每当出现矛盾纠纷时,综治中心第一时间介入,充分运用制度体系,整合发挥综治专员、网格队伍、“和事佬”协会等基层群众自治资源作用,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有效促进社区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一线及时化解,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0余起,社区邻里家庭矛盾纠纷发生率较往年下降80% ,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通海县秀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