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工作要闻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海六街村:党建引领信息赋能,书写乡村治理“幸福答卷”
2025-04-10 09:58:30

近年来,通海县四街镇六街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互联网+”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并与“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构建起一个智慧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640-5_看图王

“我好好地跟你说,这沟埂是一组、二组的,上埂是二组,下埂是一组,这沟原来窄一点,是个大偏坡,偏坡也没有占着你的,是众人的。现在像这样把它挖开、打起来,你给有什么意见?这样你也好排水,给有得意见?”

“没有......”

在四街镇六街村,一场田埂上的“小纠纷”正在悄然改写乡村治理的“大文章”。

六街村二组村民赵某顺想将土田埂打成水泥埂子,不料这事却遭到了下埂农户的阻挠,无奈之下赵某顺找到了六街村综治中心进行调处。村干部现场调解,矛盾当天化解。如今,他家的田地排水顺畅,邻里关系也更融洽。

“没有村上来调解的话,埂子就打不下去了。现在埂子打下去,虽然我少栽着点田,但是好栽多了,还是满意的。”村民赵某顺说。

这样的“小事”在六街村并不少见,但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点滴,却折射出六街村以党建引领、信息赋能,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640 (1)_看图王(1)

六街村党总支书记张存富的手机里,跳动着几十个微信群的消息提示音。党员群、村民小组群、户主群……这些微信群构成了六街村的“神经网络”,政策宣传、事务公开、矛盾调解,甚至移风易俗的倡议,都能通过“指尖”直达每家每户。

“我们在微信平台建立党员群、各小组网格群、全村村民户主群等,通过这些微信群,线上提供政策的咨询、宣传、办理,对村事务公开,对人居环境、移风易俗、杞麓湖保护治理、交通安全等内容进行宣传,提高村民法治意识的同时,也方便村民办事。”六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存富说。

六街村还通过“党员干部积分制”管理看成效,为党员设置“文明新风督导岗”“社会治安维护岗”“理论政策宣传岗”等岗位轮流上岗,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了“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综治中心资源及队伍力量,为村民提供“一站式办公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现在他们有上班时间管着,不管来办什么事情,随时来到,随时都有人接待,而且办什么问题,来了他们都能及时帮我解决掉,还是不错的。”村民李素珍说。

640 (2)_看图王(1)

走在六街村的街道上,85个高清摄像头分布在村庄的主街道及公共场所,像“天眼”般守护着村庄的安宁。村里投资12万元在农贸市场竖起大屏幕,滚动播放政策法规,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并组建治安巡逻队开展巡逻,进一步筑牢安全屏障。

“摄像头到处都装着,没有偷偷摸摸,不像那些年的,现在水机、皮管放到田里都没有人要。各方面都搞的好的,在着是幸福的。”村民郭艳萍说。

“近年来,在巡逻队早、中、晚的巡逻下,村庄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作为商户还是比较放心的,不存在小偷小盗这类型的情况发生。”村民杨荣兴说。

640 (3)_看图王(1)

六街村的治理不仅有“智慧”,更有“温度”。村里推进“综治网、党建网、舆情网、便民网”四网深度融合,以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三治”乡村治理方式,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对困难群众的定期走访,让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这里焕发新生。

“不管是隔壁邻舍,还是一条街上的人,个个都好相处,我们的村庄也好在。”六街村一组村民郑桂林说。

“我们整个村里产生的问题,都没有出过村,也没有出到乡镇。如果出现矛盾,在本村联防队员调解这一步就可以处理好了。”张存富说。

640 (4)_看图王(1)

如今,通海县四街镇六街村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荣誉,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通过解决一件件小事、一桩桩实事,诠释了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治理新样本。六街村的故事,正在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幸福答卷”。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通海长安网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