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通海县河西镇锚定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任务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横向融合公安、司法、信访等多部门力量,纵向联通市级、县级、村级三级综治中心,以“三项赋权”为抓手,一体打造“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的作战台和指挥部,真正实现了“把问题解决在最初阶段,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融”聚力 构建基层“大综治”格局
按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要求,整合资源要素,将信访接待室、法律援助站、12309检察服务中心融入镇综治中心大厅,规划建成人民调解室、视频调度室、会议室等功能室;定期派驻综治专员、民宗专干、社区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协助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开展工作。加强村级综治中心建设,推行“中心引领两会一队一室”,形成了“综治中心统、资源要素融、工作力量聚”的高效统一基层综治工作格局。
以“学”蓄力 强化综治干部履职能力
结合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改革、专项治理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管控工作规范等工作内容,组织综治专员、基层治理专干、村级综治中心治保调解主任等综治干部集中培训,进一步明确干什么、怎么干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强化干部履职担当意识,推动风险隐患定期排查、限期化解,切实做到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现场。
以“实”发力 守牢风险防范化解安全线
强化风险预防和源头管控,练实招打实战,以实干促实效。全面排查梳理社会领域隐患问题和矛盾纠纷风险,将12类特殊群体人员纳入管控视线,建立完善“不放心的人”和“不放心的事”两张清单,以“一人(事)一册”建档管理,每周调度综治专员、包保责任人,跟进化解稳控工作。同时,实行风险降级“321”时限管理和问题销号“232”程序管理,确保矛盾问题实实在在化解,风险隐患实实在在消除。
以“制”赋力 抓实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严格落实综治中心工作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发挥“综治+网格”工作机制作用,充分用好“信息报送、登记受理、先行处理、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问责”六项工作机制,把“派单、吹哨、督办”三项赋权运用到具体工作实践,形成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常规动作,赋予制度机制常态化实战化活力,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能力。自“三项权力”运行以来,河西镇综治中心共进行派单12次,吹哨1次,办理上级派单3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6起。
(通海县河西镇综治中心、通海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