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们的事儿理顺了,现在能安心养伤了!”2025年11月19日,在通海县秀山街道综治中心调解现场,当事人李某紧握着调解员的手,话语里满是舒展的笑意。这场因务工时受伤引发的赔偿纠纷,终于在秀山街道综治中心、秀山司法所、畜牧站和万家社区调委会的联合调解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时间回溯到2025年10月22日,当事人李某在麻某某经营的养殖场所内操作切草机器时,右手中指不慎被机器压伤,紧急送往通海秀山医院后,被诊断为“右手中指远节手指完全离断”。经过十余天的治疗,李某于11月5日出院,但随之而来的赔偿问题,让双方陷入了僵持。双方对赔偿金额、责任划分各执一词,言语中互相指责,原本的矛盾逐渐升级。
接到当事人李某的调解申请后,万家社区调委会联合街道综治中心、司法所、畜牧站第一时间成立了调解小组,分别跟当事人双方沟通,详细了解李某的伤情恢复情况与诉求,同时与涉事方麻某某核实事件经过、梳理责任边界。考虑到李某手部受伤后暂时无法正常工作,调解员现场征求双方当事人对赔付金额的意见,并从法理情理等角度引导双方进行协商。经过面对面调解,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当事人现场握手言和,并对此次调解结果表示高度满意和一致认同。
基层纠纷往往“事小情大”,如果不及时化解,很容易变成“心结”。通海县秀山街道万家社区调解主任表示,此次调解能顺利完成,得益于各部门“早介入、暖沟通、明法理”的工作方式,既用法律条款明确责任,也用共情态度缓解对立情绪,让矛盾纠纷得到高效化解。这场从“指尖伤痛”到“心尖和解”的转变,是践行“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理念的生动缩影,也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
(通海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