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政法动态 >> 警方传真
打早打小化解风险
———通海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护航经济发展纪实
2023-11-02 10:45:54

1

帮助群众挽回损失。

2

宣讲法律知识。

3

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

□  通讯员  陈春  岳斌  文/图

近年来,通海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以党建带队建,以实战练精兵,坚持打防并重,强化破案攻坚,严打突出经济犯罪,优化营商环境,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2023年以来,破获经济犯罪案件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人,挽回经济损失1150万余元。

党建引领护航经济发展

通海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县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通过开展集中学习、红色实践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夯实民警、辅警思想根基,激发党员示范引领、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内生动力。为进一步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大队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开展“五星”党员争创活动(即学习提高星、文明和谐星、服务奉献星、爱岗敬业星、廉洁自律星),不断提升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大队呈现出“支部有引力、党员有活力、干事有动力”的新局面。

2022年,大队在办理“6·13”专案时,党员民警带头攻克重重困难,成功打掉一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该案涉虚开发票金额约8.3亿元,抵扣进项税额达7500万元,骗取退税款达8900万元,案件的侦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50万余元,有力维护了国家税收秩序和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该案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情况比较复杂,办理时好几次陷入僵局,大队党员冲锋在前,全体民警、辅警团结协作,靠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成功侦破案件。”经侦大队大队长李晓东说。

全面防范涉众型金融风险

“等群众发现被骗来报案,犯罪嫌疑人已人去楼空了,防住一起案件远比侦破一起案件更有意义,对经济犯罪必须打早打小。”基于这样的认识,大队坚持防范化解涉众型经济犯罪,堵源头、消存量、控增量,做到主动排查、主动化解、主动宣传,靠前一步,将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

今年2月24日,大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辖区某公司打着“帮扶还债”的幌子到处拉人进微信群。大队联合县金融办、县市场监管局对该公司进行检查,并约谈公司负责人。经了解,该公司提供二维码扫码下载App,下载后实名认证,生成自己的二维码再分享给其他用户,然后填写负债表,写明欠款金额,公司平台承诺能一次性帮助偿还债务,但债务人必须以市场同等价格从公司购买米、盐等生活必需品。一套看似成熟的运行机制,瞒不过经侦民警的“火眼金睛”。从该公司运作模式看,其拉人头、层级架构、返利模式存在较大风险,极易给平台会员带来损失。

本着打早打小的原则,大队组织民警摸清了公司运营模式、公司架构、平台运营机制和业务流程,同时将情况上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展研判。因工作靠前,最终及时取缔了该公司的非法活动,避免了一起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发生。

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

经济领域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各种噱头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大队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突出打击效能,以打促防,进一步压缩经济犯罪空间,用心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今年5月初,大队经过前期工作,获悉峨山县甸中镇有一个非法加工烟丝窝点。大队联合县烟草专卖局通过缜密摸排,锁定了涉案犯罪嫌疑人和非法加工烟丝窝点。5月2日15时,联合执法组迅速出击,一举捣毁该非法加工烟丝窝点。现场查获用于加工烟丝的切丝机、蒸汽机等设备及运输车辆和大量烟叶烟丝,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价值90万余元。

“我一辆价值14万余元的奥迪A6被人以3万元的价格抵押在昆明。”“我一辆价值20万余元的白色奔驰被人非法抵押。”今年9月初,大队先后接到辖区3个租车行6辆中高档轿车被人租用后抵押给他人的警情。接到报警后,大队经初步审查后立为合同诈骗案件,根据发案规律和特点,组织警力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力争最短时间破案,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工作,民警快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涉案的3名犯罪嫌疑人杨某某、高某某、杨某于9月上旬相继落网。经查,这些案件都是租车行的长期客户所为,犯罪嫌疑人以每天200元至400元的价格租用不同车型,按月支付租车费用。当无法支付租车费用或有资金需求时,便将车辆以2.5万元至3万元的低价抵押给他人。案件侦破后,大队民警克服各种困难,在昆明、昭通等地将被骗的6辆汽车悉数追回,为租车行挽回经济损失57万余元。

上门服务为企业拧紧“安全阀”

7月26日,大队民警深入辖区某物业服务公司,对企业经营中常见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涉税犯罪等多发性经济犯罪案件进行宣传,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针对通海县私营企业较多的特点,大队把如何协助企业规范化建设、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作为重点工作。与个人经济案件不同的是,企业经济案件通常离不开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合同诈骗等问题,具有更强的可预防性。大队践行执法为民初心,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和经侦民警进企业走访服务活动,深入辖区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活动,通过走访调研、送法上门、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倾听企业职工意见建议,助力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拧紧“安全阀”。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