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纳古派出所奏响社会治理“三部曲”
2020-08-06 08:50:53

“爱心衣柜”帮助当地贫困儿童
“爱心衣柜”帮助当地贫困儿童

自1997年建所以来,通海县公安局纳古派出所努力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9名民警、11名辅警携手并进,积极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使命,奏响民族团结“同心曲”、忠诚履职“平安曲”、护航经济发展“小康曲”。2001年至2002年,纳古派出所被玉溪市委、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2003年、2006年、2019年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018年被评定为“二级公安派出所”。

坐落于杞麓湖畔的纳古镇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和“手工业之乡”,驻扎在这里的通海县公安局纳古派出所以党建为引领,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枫桥式派出所”的精神实质,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警爱民、民拥警的故事,呈现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景象。

党建引领

奏响民族团结“同心曲”

纳古派出所的荣誉室里悬挂着一面面锦旗,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警爱民、民拥警的故事。

2017年,社区民警储宗建走访群众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谢某一家因妻子患病导致家庭贫困,2岁的女儿衣服穿脏了没有换洗的,冬日里常常光着小脚丫,穿着尿湿的裤子。初为人父的储宗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回所后发动亲朋好友向小女孩捐赠衣物。谢某接受捐赠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样子,给在场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纳古派出所建立“爱心衣柜”,发动全所民警、辅警及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群众捐赠衣物。2017年至今,“爱心衣柜”接收捐赠衣物200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300余人。

纳古镇有100余名群众在沙特、迪拜、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留学、务工。疫情期间,民警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讲解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传授安全防控技能。民警的真心赢得了群众信任,古城村一组组长、调解主任马俊良感慨:“纳古派出所和我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警爱民、民拥警,大家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能忘记人民公安的初心和使命。”纳古派出所按照“党性觉悟强、宗旨观念强、纪律观念强、业务能力强、创新意识强、道德素质强”六强标准建设所领导班子,发挥领导“头雁效应”;按照“政治思想好、纪律作风好、业务技能好、爱岗敬业好、为民服务好、廉洁自律好”六好标准严格要求民警、辅警。他们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入警誓词、组织党员民警“学雷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强化党员宗旨意识;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团员先锋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综合施治

奏响忠诚履职“平安曲”

2018年9月,辖区某焊管厂价值120万余元的模具被盗。纳古派出所依托扎实的基础工作,很快获取案件线索,协助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为企业挽回全部损失。

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总目标,纳古派出所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破一案、斩一线、打一片”和“零案专办”的工作思路,持续保持打击零星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收戒,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做到应收尽收,防止吸毒人员漏管失控,辖区涉毒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引领,重点侦破命案和“盗抢骗”等案件,快侦快破现行严重暴力犯罪,取得了破获刑事案件数、打掉团伙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明显上升,刑事立案数明显下降“三升一降”的成绩,刑事案件发案数从2014年的81件下降到2019年的31件,下降62%,辖区连续9年未发生命案。

2017年4月,纳古派出所在全市率先实施生产生活性管制刀具打码措施。通过App实行实名登记购买,民警可实时查询管制刀具销售信息和购买人信息,实现了“以刀找人,以人管刀”。2017年至今,累计打码12197把刀具,开展清查行动100余次,收缴管制刀具110余把;办理涉及管制刀具案件5起,行政拘留5人。通过规范刀具生产、销售、经营和使用,有效遏制了涉刀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针对辖区行业场所多且散,工厂企业多位于山中的情况,纳古派出所按行业划分,建立囊括辖区各行各业的多个微信群。通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群,实现了对辖区400余家出租房、4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实时管理服务。2018年11月14日,民警在房东群里发布一名在逃人员信息2小时后,星月路某房东反馈一名租客的特征与民警公布的信息相符。民警火速出击,将刚刚潜入辖区的外地逃犯抓获。自微信群建立以来,群众提供各类案件线索200余条,协助抓获外地上网逃犯10余人。

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纳古派出所牵头整合社会力量,建立“1+1+1+N”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以组为单位将2个村委会7个小组划分为7个网格,每个网格由政府1名副科级领导、1名派出所领导、1名民警组成;“N”则是指整合政府所属部门、村组群防组织、商会、法律服务中心、老党员、热心村民等力量,按照“以案释法、多措并举、协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纠纷,分层分类建立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组建调解团队,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

一级是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隐患较小的矛盾纠纷,适用于组织村组力量、老党员、热心村民进行调解,从源头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二级为有一定风险隐患的劳资纠纷、婚姻引起的财产分割纠纷等,派出所协同司法所、法律服务中心等部门参与,最大限度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三级是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山林土地纠纷、水源纠纷和工厂企业关闭后的资产分割等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事)件的矛盾纠纷。派出所积极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对矛盾纠纷的起因、性质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构建多层次、多渠道问题解决机制。自网格化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立以来,纳古派出所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7起,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升级恶化。

2019年10月,纳古镇小海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因没有固定摊位,40余家摊贩经常因摆摊设点引发矛盾纠纷,阻塞道路,一天处警不下于5次。纳古派出所通过评估,启动二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组织当事人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问题,通过划分摊位、建立临时停车场,有效解决了摊位之争和交通拥堵问题,群众拍手称赞。

贴心服务

奏响护航经济发展“小康曲”

2017年8月,民警走访得知,辖区某钢铁企业浙江籍技术骨干的女儿因为没有办理居住证,不能进入当地小学读书。民警立即开展上门服务,及时为她办理居住证,确保孩子顺利入学。

纳古镇工厂企业林立,民间资本活跃,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发展。2019年,全镇生产总值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927元。如何让社会治理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成为纳古派出所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

为护航企业发展,纳古派出所组建了法律服务小分队,建立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案件预警通报制度、安全检查通报制度等一系列警企联动工作制度和机制。法律服务小分队每月进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发布网络电信诈骗、常见经济犯罪预警通报,指导企业及员工有效预防。

自法律服务小分队成立以来,纳古派出所“送法到企”200余次,开展法治培训150余次,发布预警通报50期。在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先后化解劳资纠纷175起,调解金额20余万元;调解工伤意外事故60余起,调解金额3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企业及员工的合法权益。(李德辉 储宗建 文/图)

编辑:禹露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