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薄雾笼罩着通海这座宁静的小城,民警老葛已在秀山街道东村社区结束晨练回到了警务室。
老葛叫葛永俊,个子不高,微胖,脸上时常挂着标志性的微笑。42岁的他驻守东村社区已经八年了,八年来,利用晨练的时间完成社区的巡视,已成了老葛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简单吃完早点,老葛驾驶警用摩托车载上辅警小谢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8点多钟,他们来到村子东边的一畦菜地旁,菜地里的白菜上还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宛如一块块飘着白絮的翡翠。菜地边是一所面积不算大的蓝顶钢结构板房,板房里,是一“特殊”住户——村民马某。
马某因交通事故致下肢瘫痪已在床上“呆”了五年,病痛的折磨加之各种压力,其性格变得暴躁、孤僻,经常做些打骂家人、打砸家什、泼倒粪便、点燃衣物等令周边人员提心吊胆的事,家人及周边邻居对其敢怒不敢言。老葛多次登门走访,批评教育马某的错误行为并对他进行疏导,慢慢地,马某的过激行为减少了。在老葛和村组干部的协助下,马某被纳入低保。组上还筹资在离他家不远的田边建了这所独立的板房让他居住,这里倾倒杂物方便,空气清新。自2012年5月马某搬到“新居”后,其家人每天都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老葛也会经常过来看看,同他唠上几句。现在时值深冬,老葛又转到这儿,提醒马某晚上记得关好紧邻床边的窗户,以免着凉。
从马某那儿出来,老葛来到村子中的一所土木结构的房子前。这所房子与旁边几幢砖混结构的新居比起来稍不搭调,这是上个月刚服刑回来的小伙子赵某家。
曾经误入歧途的赵某来自单亲家庭,2010年,其因盗窃被判处缓刑。缓刑期间,赵某无视法律尊严,多次违反缓刑人员监管规定。负责监管的秀山司法所、派出所向法院递交收审申请后,法院撤销原来判决对其实施逮捕执行原判刑期,直到去年10月期满才释放回来。
老葛清楚地记得,赵某来报到那天,后悔地同他说:“当初没听你的话,重新进到监狱里……我不怪你们,也不恨你们。从今以后我会好好做人,再不给社会添麻烦。”
赵某不在家中,听邻居说,现在他已经学乖了,每天跟着他父亲去帮人干活儿。
来到离村小学不远的一处街道,老葛把警用摩托车停在路旁,从车上工具箱里取出相机、民情日记本和装着“安全检查记录表”、“流动人员登记表”等各种资料表格的“百宝”资料夹,叫上小谢徒步向一条街道走去。这条街道深处有几家出租房屋,老葛要去看看近两日是否新来了流动人员。上次来检查时,老葛就提醒过暂住在此的老张,把生火做饭的蜂窝炉子搬出他们一家四口居住的单间平房。
太阳冲破弥漫的雾,跃出来挥洒着阳光。冬日的阳光尽管温度不高,但洒在身上还是暖暖的。老葛从老张家出租房走出来,一看时间,都快中午12点了,街道里的几个村民正在门前边晒太阳边吃饭、拉家常,见到老葛他们都热情地说:“老葛,到我家吃碗咸菜饭再干。”老葛笑呵呵地婉言谢绝,辞别村民后带上小谢赶回所上食堂吃饭。饭后,他又下到了社区。因为,当天是周五。
社区里有一所县级中学,每个周日、周五的下午,是在这所中学寄宿的学生上下学时间,人流、车流较为集中,交通拥堵。为防止事故、纠纷的发生,多年来,老葛已形成了一个工作惯例,每个周日、周五的下午都要到校门口,协助、指导校内负责安全的教职工、保安人员做好相应的秩序维护,及时化解处理因拥挤、堵车引发的口角纠纷。
学生及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大多都散去了,校门口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辆车、几个人。下午5点48分,老葛的手机响了起来,东村一家养鸡场的女主人杨某被人用电击方式谋杀在养鸡场内,所领导要求老葛及时赶回,配合县局的刑侦民警开展案件调查。
挂断电话,“老葛”打了个电话给妻子,说会晚点回去,晚饭不用等了……并提醒妻子到汽车站接一下在市里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中、也是周五回来的儿子……
时间流逝,生命有了追求才有意义。老葛一天一天堆砌着社区民警一生的事业,用平凡的坚守成就着不平凡的荣耀!(毕波 文/图)
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