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扎根基层29年的“老詹师”
2017-07-31 09:38:22

640.webp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通海县公安局里山派出所这个“大家”里,也有“一宝”。他就是里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詹家林,“老”在于他的从警时间长,“宝”在于他的工作经验丰富。

詹家林,现年53岁,自198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便一直扎根在基层派出所。2013年4月,通海县公安局社区民警专职化后,詹家林来到里山派出所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詹家林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1次,优秀公务员1次。

辖区学生的守护神

里山乡有两所小学,其中学生最多的里山中心小学就在詹家林的辖区内。这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小学,共有学生766人,其中寄宿学生591人,保障好学生的安全尤为重要。

自詹家林担任这里的社区民警后,每到周五、周日学生上、下学时段,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巡逻、站岗、护送学生。里山中心小学大门外就是南北大街,这一带地势较为空旷,没有路灯等照明设施,2014年以来,为保证学生安全,詹家林加强了对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每天,他会组织协警及辖区群防群治力量在学校周边开展不定时巡逻,尤其是加强夜间巡逻,保证学校师生能够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在詹家林的努力下,近两年,里山中心小学未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件。

2015年4月初,里山中心小学的老师来到里山派出所寻求帮助,说有4名五年级的女生夜间从学校旁边的施工工地跑出学校,一直未找到。詹家林一边安慰家长,一边投入紧张的寻找工作。通过向4名学生的同学了解情况,詹家林得知前一天晚上4人曾向班上的同学借了两百多元钱。詹家林分析这个年纪的学生本就爱玩,身上又有钱,极有可能离开通海去外地玩了。于是,他带领协警立即赶到通海县客运站查询监控录像,同时发动辖区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寻找。终于,在客运站的监控里,詹家林看到了4名女生的身影,4人坐上了开往玉溪的客车,詹家林立即通知了4名学生的家长。通过各方努力,当日下午,学生家长在聂耳公园旁找到了4名女生。

这件事发生以后,詹家林向派出所领导请示,与教导员一起深入里山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以“自觉远离不良行为”为主题的法制讲座,增强在校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为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打下了基础。

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相比29年的从警经历,詹家林到里山派出所工作的时间算不上很长,但他对辖区各类情况了如指掌,他的足迹踏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对辖区群众的困难,他不仅记在心里,更落实在行动上。

2013年,派出所开展户口清理整顿工作,詹家林发现里山八组有两个特别的名字“小焦焦”和“一二三”,两人是兄妹,户口上无其他家庭成员。兄妹两人的名字和信息引起了詹家林的注意,为了了解详细情况,詹家林多次走访,询问里山八组的前任组长、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和周边群众。多次走访后得知,原来兄妹两人的父亲多年前就已病逝,母亲带着两人改嫁了,但具体嫁到哪里没人清楚。詹家林没有放弃,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兄妹两人目前在建水,于是詹家林两次驱车前往建水,找到了两人的母亲,并见到了兄妹俩。

原来,当年母亲带领幼小的兄妹俩改嫁到了建水县曲江镇,母亲的户口迁往建水县,由于当时两人还小,户籍管理制度也没有那么严格,于是母亲便给兄妹俩在建水重新落了户,导致现在有了两个户口。情况落实后,詹家林及时删除了两人重复的户口。

类似的事情,詹家林还遇到过不少。里山派出所对面住着一家四口,这家男主人是20多年前从贵州来通海打工的,村里人都称呼他为“老贵州”。“老贵州”在通海结婚生子,如今两个儿子也已长大成人,但“老贵州”一直有块心病,因为他离开贵州老家太久,老家早已没有他的户口,20多年了,在通海县也没有政策可以给他落户。“结婚快30年了,但是没办法领结婚证”一直是“老贵州”心里的一个遗憾。而且眼看就快60岁了,没有户口,农村老年人的补贴他也拿不到。得知情况后,詹家林多方搜集资料,最终帮助“老贵州”在贵州老家落了户,还把户口迁到了里山派出所。看着“老贵州”申领到迟到了30年的结婚证,詹家林的心里也轻松了。

因为来里山派出所工作的时间较短,詹家林经常笑称自己是所里最老的新民警,但辖区群众不这么认为,在他们心中,“老詹师”已经成了他们的贴心人。

百姓认可的调解员

从警29年,詹家林一直工作在基层,派出所里的工作没有电视电影里演绎的生与死的考验、枪与火的洗礼,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多时候是在平凡琐碎的小事中和群众打交道,调解纠纷便是詹家林的日常工作之一。

2013年10月的一天,里山社区居委会四组的冯某与其父一起到派出所反映,称其被组长打了,要求派出所替他找回公道。根据冯某反映的情况,詹家林立即展开了调查。

原来,2013年10月,里山社区居委会四组公房建成,全组人员欢聚一堂举行庆典。庆典结束后,村民王某等3人在公房旁聊天,冯某因为喝过酒的缘故,路过王某等人身旁时指着王某辱骂。王某系该组组长詹某的舅舅,冯某骂王某等人的时候,刚好被詹某看见,詹某便过来拉冯某,在拉扯中产生推打碰撞。事后,冯某发现自己脸部有伤,因当时喝了酒,只依稀记得组长打了他,于是便来派出所反映。当天,冯某还去医院做了伤情鉴定。

詹家林先后3次找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听取双方意见,询问是否愿意调解。但冯某坚持住院调养,在医院住院24天后,冯某到派出所找到詹家林要求调解。而在冯某住院期间,詹家林早已对此事进行了全面调查。经在场人员反映,当时冯某无故辱骂王某,组长詹某拉开他,拉的过程中双方确实有推打,但冯某脸上的伤系自己拿地上的烟筒砸伤的,且冯某住院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或外面玩耍。

由于双方当事人事发时都喝了酒,具体事实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且调解时距离事件发生已过去近一个月。调解当天,詹家林邀请了乡司法所、综治办、里山社区居委会共同参与。考虑到此事的特殊性,涉及组长,且事发时双方喝了酒,詹家林还邀请了当时在场的所有群众参与调解,让群众当裁判员调解矛盾纠纷,民警及乡政府相关人员只是旁听员及记录员。

调解中,群众对当事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充分认识到自身错误,原谅了对方的行为。因冯某住院期间费用较高,组长詹某还主动要求补偿冯某1000元医药费。

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詹家林深知邻里矛盾调解不好,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纠纷。詹家林先后3次找到双方当事人沟通,在他的努力下,双方终于和好如初。

类似的纠纷,詹家林调解的不在少数,而对于他调解的结果,群众纷纷表示:“服气!”

不法分子的克星

詹家林虽然是派出所年龄最大的民警,但工作中,他不服老、不服输。因山区派出所的特殊性,所里警力少、事情多,所领导为了照顾詹家林,出警、巡逻的工作都会尽量安排别的民警去做。但詹家林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接处警工作。

2015年春节堵卡期间,詹家林爬山时崴了脚,所领导让他在所里值班,由领导代替他上卡点执勤,但詹家林没有接受,坚持去堵卡,并婉拒了所领导避开夜班的安排。他说:“本来所里民警就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因为照顾我而影响其他人的工作。”

2014年7月,辖区内盗窃案件频发,詹家林认真分析发案情况后,每天傍晚带领协警在辖区巡逻。一天,詹家林照常带领协警巡逻,巡逻到五山村委会附近时,发现一辆号牌为云A的蓝色比亚迪车驾驶人见到警车后神色慌张。凭借丰富的经验,詹家林判断此车肯定有问题,于是他对车辆进行了检查,发现车上共有3人,均神色慌张,言辞闪烁,遂将3人带回派出所调查。经询问,3人均系吸毒人员,并涉嫌盗窃,目前3人均受到法律的制裁。

2014年8月,里山派出所对面祁某家在建的工地上连续五天钢模板被盗。接到警情后,詹家林立即展开调查。调看监控、走访群众,詹家林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线索摸排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祁某报案的第二天,詹家林在巡逻中与嫌疑人马某撞个正着,且从马某的摩托车上缴获废铁30公斤。经办案民警进一步审讯,马某主动交代其于2014年6月至8月间,多次窜至河西镇、四街镇、里山乡等地盗窃电动车、钢模板、工地扣件及角钢的犯罪事实。

今年,詹家林已经53岁,虽然年纪大了,但他对公安工作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我还想多坚守两年,因为和群众在一起很开心,在派出所工作很开心。”詹家林对警察这个职业有着割舍不了的爱!(罗巧  文/图)

编辑:李海燕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