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通海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古城守护者老孟
—— 记通海县公安局秀山派出所民警孟国昆
2021-06-07 10:21:54

孟国昆(左)和同事一起检查老房子的安全情况
孟国昆(左)和同事一起检查老房子的安全情况

□  储琳  文/图

古城通海背靠秀山,面临杞麓湖,小城不大,却沉淀了千年的历史,有“礼乐名邦”的美誉。保护历史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孟国昆刚任社区民警时,人们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还不算强,泰和社区的老房子有的被拆,有的被闲置,时常还会发生偷盗案件。“这些老房子的木雕、榫卯很值钱,有的人便打起了这些老物件的主意。”老孟说。为了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老孟不断摸索、优化工作方法,守住每一道“防线”。

社区的“活地图”

“我管理的泰和社区常住人口达到了9000多人,如果加上来这里工作的将近17000人。”老孟介绍,泰和社区人口多,行业场所多,学校集中,情况复杂,做好社区工作成了保护文物古迹的“第一道防线”。

“只有社区工作做实做细,才能摸清社区‘脾性’,助力文物保护。”平均每年服务群众200余起,平均每月调解纠纷30余起,每周至少5天在社区,每天行走2万步以上。老孟说,每一双磨破的皮鞋、每一本记满的笔记本都是自己和社区的对话方式。他被称为“社区活地图”,社区的街街巷巷、群众的大事小情都装在他心里。

走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经过的每座老民居,老孟都能细细道出它的历史;遇到的每个居民,都是老孟最熟悉的老友。

“这里就是周家大院。今天不巧,户主应该不在家,门是锁的。”老孟边说边拨通了户主的电话询问情况。老孟说,这些民居的户主他都一一存了号码,有事随时可以联系上他们。

“张大妈,你去哪啊?”“我去买菜。老孟,有个情况跟你说一下,我家邻居不讲卫生,这几天天天倒垃圾在我家门口,你去帮我说说。”“好的,我去看了后,会及时给你反馈的。”

“老李,你这腿是怎么了?”“脑梗,只能靠老伴牵着多走动走动了。”“要注意身体啊。”“一定一定,谢谢……”

“咦,这里新开了家商铺。”老孟停下脚步,进店详细询问记录下情况。“你好,你是才新开的店吧?我们需要行一下信息采集。”“是的,我才开了8天呢。”

长期的社区工作,老孟有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勤走、勤记、勤反馈”。“我走路算快的,同事和我一起下社区都跟不上我。”老孟说。去到社区,不管大事小情,只要是群众向老孟反映的,他都会认真记录下来。群众反映的每件事,解决的情况和进展情况他都会及时反馈,做到了群众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勤走、勤记、勤反馈中,老孟不仅摸透了老建筑的实际情况,还了解了居民的家长里短。不仅老房子的情况烂熟于心,每到一栋民居内,老孟都能详细说出房主、居住人员等信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泰和社区作为秀山街道最大的社区,管控任务较重。老孟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入户排查、宣传,严之又严,细之又细,250多所老房子,绝不放过一屋一人。在他的带领下,排查工作进行得快速且准确,社区干部和党员干部对老孟都钦佩不已:“跟着孟警官干活,方向明确、效率高,不愧为‘活地图’!”

“唠”出来的平安

老孟说:“这些年来,好多房主都搬了出来,老房子都是租给流动人口居住,这在管理上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保护老建筑,老孟要层层负责到位,找得到房主的房主负责,找不到房主的住在里面的人要作为责任人。老孟介绍,责任人不仅要保护好老建筑,还要做好防火防盗。在消防安全方面,老房子内专门配备灭火器,老孟每次到古民居、历史建筑里走访,都要重点检查电路、电线私拉乱接、杂物堆放等,不合规范的立即督促整改;在防盗方面,除了发放警民联系卡,防范指导和宣传教育已经成了老孟下社区随时挂在口头的话。“大多数群众对我的工作都是配合理解的,也有群众会觉得我们一遍又一遍走访宣传,很唠叨。但是只要这些宣传提醒能避免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都是值得的。”老孟说。

在一个临街的垃圾收购站,老孟仔细检查并叮嘱负责人:“你要注意这些废旧瓶子、纸板都是易燃物,要注意安全,抽烟更是要小心,平时电线、插座这些不能大意。这些都是老房子,你们要小心保护好。”

老百姓对老孟的细心认真赞不绝口:“孟警官经常会来查看老房子的情况,跟我们讲防火防盗的知识,平时街上也能经常看到民警巡逻值守,我们在这里住着感觉很安全。”

老房子的新生

“以前这里是县革命委员会机关用房,后来闲置了,3年前重新翻修改成了民居。在利用中保护,发挥它的经济价值,这才是较好的保护方式。”指着眼前的秀麓苑,老孟介绍,“现在很多老房子的户主都将其翻新改建成了客栈、酒吧、茶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十分受年轻人欢迎。”

沿着街道一直往前走,从不起眼的一道小门进去,穿过狭窄的过道,眼前豁然开朗——照壁、四合院、盆景花香、鸟语虫鸣……院子不算小,但里面共住了六户人家,家家户户和睦安逸,老房子也较好保存了原貌。“这些老房子只有住进了人才有生活气,而居住在里面的人们也会因此去保护好老房子,这些都是相互的。”老孟说。院里一位大爷正坐在摇椅上晒太阳,看到老孟便熟络地邀他坐下:“是老孟啊,我眼睛不太好了,快坐!”“身体还好吧?”“82岁了,高血压,腿脚也不利索了……”老孟翻出大爷的照片:“你看,这是以前你的照片,十多年了。”“老孟你看你也老了,都有皱纹了,以前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呢,那时候都还叫你小孟,现在都变成老孟了。哈哈哈……”院里顿时充满了笑声。

大爷什么都和老孟唠,老房子的情况,邻居的情况,自己看医生的过程等。老孟说:“一座座老房子里装着一个个酸甜苦辣咸的故事,这才是老房子该有的温度。”

老房子焕发生机,有老孟多年的功劳。老孟说:“作为社区民警,我只是做着我应该做的,用细心去守好辖区,用真心去守好群众。”在所有的历史文物古迹的守护者中,老孟只是其中之一,但正是因为一个个默默的守护者,通海古城继承历史的脉搏,焕发着新的生机。

编辑:禹露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通海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