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在法治建设领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多项具有示范意义的亮点成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议事协调体制机制健全 统筹法治建设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使“关键少数”认识到法治建设的重要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坚持县委常委会议、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法治建设,提高法治建设落实质效。科学制定“法治新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印发法治建设议事协调工作机制任务清单新平县分工方案,综合运用日常调度协调、法治督察、法治建设成效考评、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制度等措施,统筹推进依法治县工作。
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 打造示范标杆
新平县通过强化依法行政,成功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并被推荐为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综合候选地区。充分发挥“3+X”行政执法全流程监督优势,有效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乡级政务服务事项村级帮办代办、“企业安静期”等特色服务,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民族自治立法精准赋能 助力特色发展
立足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限,新平县精准制定《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并围绕“民族民间文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矿山保护、水资源、城乡规划建设、旅游、柑桔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6个重点领域、重要产业制定单行条例,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优势,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推动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矛盾纠纷化解高效有力 维护社会稳定
新平县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主力军作用,成立专业调解组织,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实现99%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就地就近化解。同时,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行政复议、行政仲裁、信访、诉讼的对接联动,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法治化轨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法律服务全面覆盖 夯实法治根基
新平县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发挥基层法治力量作用,在县、乡、村(社区)三级设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购置“法律服务机器人”配备到各类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在全县精心打造15个法治文化阵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每个村(社区)6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全覆盖。以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布局,切实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使法律服务有求必应,法治可感可及,有效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夯实法治社会基础。
新平县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法治建设的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展现了新时代县域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