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斌
以农村地区“防事故保安全”为核心,坚持“人、车、路”关联、“点、线、面”结合,创新“4+4”工作模式,是今年玉溪新平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探索农村地区道路交通防控工作的有力举措。新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措施落实、源头管理、路面防控、安全意识,逐步构建起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
研判+联动,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定期研判当前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事故发生和交通违法行为存在的原因,根据事故类型、成因和特点,找出交通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针对性地实施事故预防措施。
推进常态化联合督导,县交安委牵头对全县12个乡(镇、街道)进行专项督导检查6次,列出清单跟踪督办2项,对事故多发乡(镇、街道)进行通报约谈1次。充分发挥派出所和驻所交警中队日常管控作用,深化警保合作,推进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协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保险公司等,年内在全县建成12个标准“警保合作”劝导站,配齐交通劝导员124名。
防范+治理,确保源头管理到位
对逾期未检、未审验的重点车辆驾驶人,依托驻所交警中队、“两员”等力量,组织专人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全面摸排,并督促驾驶人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车辆。今年以来,共排查重点隐患车辆380辆、驾驶人271人。
联合交通、公路、住建、应急等职能部门对县乡村道与主干公路重要平交路口、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路段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道路隐患排查治理联席会议、联络员制度。借力“四好公路”“五小工程”建设等平台,推动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
2021年以来,共排查农村公路安全隐患124处、平交路口减速带建设5处;重点隐患提请县级督办1处、市级督办4处,已全部整改完毕;排查治理“马路市场”3处。暂时难以完成治理任务的隐患点段,均设置了醒目彩带、警示桩等提示标志。
严查+劝导,确保路面防控到位
联合派出所、交警中队警力和农村劝导员定期开展交通违法整治,通过流动巡逻与定点设卡相结合的方式,严查严处农村地区违法超员、违法载人、酒驾醉驾、无牌无证、逾期未报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持续形成严管高压态势。全县124个村(社区)交通安全劝导员上岗履责,查纠、劝导、制止交通违法行为,严把出村、出乡关口。
依托“减量控大”季节性攻势,在农村赶集日、民俗活动等重点时间节点,开展农村11类重点违法行为针对性整治,强化“一早一晚”打击重点违法行为,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保持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共查处农村地区违法行为8136起,教育警告3.6万人。运用农交安手机App加大基础信息采集,开展交通安全劝导812次,纠正违法1734起,教育2万余人,录入动态工作信息24012条。
宣传+教育,确保安全意识到位
持续推动农村交通安全宣传“七进”活动。紧扣“美丽乡村行”巡回宣传活动、“一老一小”“一盔一带”安全守护等主题宣传活动,在赶集日、花街节、火把节等重要节日,充分利用劝导站、农村交通宣传栏和农村广播站,广泛宣传农村道路安全行车注意事项及交通安全常识,用“听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傣族和彝族语言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使交通安全人人知晓、人人遵守。全县744套“大喇叭”共开展交通安全宣传4.46万余次。
按照每个行政村一块宣传栏、一条警示语、一套宣传资料“三个一”配套标准,实现了全县124个村(社区)宣传栏安装全覆盖,及时将交警支队制作好的视频音频发至各村(社区),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喷涂宣传标语500余条,常态化组织辖区群众开展警示宣传5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