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个模式”推进人员管控“机制化”
做实“以证管人”模式,实行警政联动管理机制。积极联合劳动保障、民政、教育等部门,将居住证与流动人口就业、上学、保险、医院等社会权益钩挂,提高流动人口办证率,保障登记办证到位,严防出现流动人口失管、漏管情况。
做实“以房管人”模式,建立警民联动管理机制。按照“谁出租、谁负责”管理原则,要求出租人严格落实出租房和流动人口及时申报登记备案、开展法律宣传、协助民警入户清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等责任。与业主签订《出租房治安管理责任书》,督促依法履职。
做实“以业管人”模式,建立警企管理机制。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管理原则,压实企事业单位管理责任,与用工单位、建筑工地等负责人签订《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责任书》,督促用工用人企业登记备案制度,协助做好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变更工作,及时统计上报,全面掌握用工单位流动人口情况。
抓好“三个结合”推进基础管控“精准化”
全面排查采集与全面核查结合,提升信息掌控精准能力。围绕“底数清、情况明”要求,借力疫情防控专班力量,充分发挥各村警务助理、网格员和群防群治等社会力量,深入各行业场所、社区村组,扎实开展走访排查,全面摸排登记出租房和外来人员底数,同时依托“一标三实”采集工作,将出租房、流动人口等信息,通过社区警务APP现场采集录入,时时上传数据,及时开展比对核查,及时掌握外来人员活动情况,实现动态管理,切实提升管控效能。
日常管控与重点清查结合,提升治安防控精准能力。结合“三查三告知”专项工作,在加强用工单位、出租房屋、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基础上,明确流动人口、出租房屋重点清查区域部位,制定清查方案,明确城中村、建筑工地、临时工棚、旅店等为清查对象,利用滚动排查方式,全面清查出租房、流动人口藏匿的各违法犯罪及风险隐患,及时打击、及时整改,有效防止发生影响社区稳定的重特大案(事)件。
明确目标与落实责任结合,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业主、房主、用人单位治安责任,与其分别签订治安责任书,要求各行各业积极主动登记上报流动人口;同时社区民警积极组织网格员、警务助理深入排查流动人口,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定期召开场所、单位、出租房业主会议,要求业主切实履行流动人口登记职责。
抓好“三个到位”推进管理服务“亲民化”
主动跟进服务到位。为更好服务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社区民警对辖区流动人口开展滚动式排查的同时,采取“预约办理”“送证上门”等便民措施,上门为外来人员办理居住证手续,外来务工人员多的企业、建筑工地,社区民警主动上门登记办证。
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到位。利用摸排登记流动人口、走访核查等契机,积极主动上门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居住证办理制度、办理须知等法律法规,增强流传人口的法制意识;同时,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意识差的问题,深入建筑工地、企业用工单位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条幅等形式,重点就劳资、债务、诈骗等外来务工人群中多发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法律宣传,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合理合法维权。
治安防范提醒到位。结合“三查三告知”清查专项工作,采取召开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有关人员约谈等形式,定期、不定期进行上门提示,提醒近期辖区高发案件类型、防范措施、注意事项等。
编辑:张沛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