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平县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党课+法治课”宣传教育活动,助力基层法治建设。4月22日,新平县司法局副局长张沛瀛到水塘镇大口村,以法治副村长讲“党课+法治课”的形式,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用法需求,为大口村党员、群众送去了一堂“农村常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2025年截至目前,新平县共开展“党课+法治课”21场次,进一步推动法治教育在全县范围内的普及和深化,让法治成为基层党员和群众的生活常态。
聚焦模式创新 实现“双课融合”
在讲座开讲前,各法治副村长与各村委会进行充分沟通与筹备,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法律需求和关注热点。法治副村长们精心准备了图文并茂的课件,既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依法治国等法治知识理论,又讲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将法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党课,使党课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的相融互动、优势互补。在对象上,覆盖村组党员的同时,适时组织群众参与,提高“法治课”的受众覆盖面。
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精准普法”
“党课+法治课”紧密结合农村生活实际,以解决当地突出的法治问题为导向,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重点宣讲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民法典等,解决群众关心的山林土地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宅基地继承、民间借贷利息、水果买卖合同等热点问题。选取贴近群众生活的案例进行分析,组织观看真实案例视频,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党员干部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同时,为了增强讲座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课程还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党员干部就自己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问,法治副村长就提出来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贡献力量。
聚焦治理效能 推动“法治实践”
围绕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目标,以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为抓手,聚焦“命案防控、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殊群体管理服务”等社会治理关键点,做好普法这一基础工作。法治副村长通过“党课+法治课”,针对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以案释法、以法明理,为党员干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了党员干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法律难题,进一步明确了法律的边界和自身的权利义务,教育村组党员干部依法管理村务,引导群众依法参与社会事务,不断提高党员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法治副村长进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只是新平县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今后的工作中,新平县将持续以“党课+法治课”等模式为载体,安排法治副村长定期到村(社区)开展工作,为村组干部和村民提供面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推动法治建设向基层“神经末梢”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