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队伍教育整顿相关要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新平法院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在方便诉讼提供服务破解难题上求实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
一是创新便民举措,强化诉讼服务。建立“互联网+诉讼服务”的立案新模式,全面畅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立案渠道。力争当场立案,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当场登记立案率达100%,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今年以来跨域立案14件,审查网上立案13件,通过云解纷系统推送审查立案88件。健全多元解纷,进一步完善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的联动体系,形成“诉源预防、诉前分流、诉中调判、诉后回访”的联动多元化解纷体系。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多元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及强制执行力,为多元调解提供法律保障,今年以来办理司法确认案件143件。健全巡回审判机制,戛洒、漠沙法庭在辖区设立便民诉讼联络站,在村、组设立诉讼服务点,完善诉讼服务网络,今年以来共巡回审理308件,集中送达75次282件,阳光司法2场次。
二是创新调解机制,强化诉讼调解。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将调解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健全完善诉讼全程、全员调解、和解工作机制及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大力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科学调配和高效运用审判资源,积极推进繁简分流,优化审判资源,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调解质效。今年以来,民调委诉前调解成功151件,当场履行7件,为当事人节约25.13万元;速裁团队共受理各类案件共425件,审结286件,其中经法官做工作调解和撤诉229件,调撤率80.1%。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建设,促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社会矛盾预防在发生之前、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初始阶段。
三是健全执行机制,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树立全院“一盘棋”工作理念,立案环节强化诉讼指导、法律释明、风险告知、诉前调解、财产保全和当事人信息采集工作,从源头上缓解执行压力;审判环节强化调解工作,做好法律释明、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工作,为执行创造有利条件;执行环节加大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内部协调配合,创新执行方法,规范执行管理,共受理执行案件786件,执结167件,结案标的1808.37万元。通过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控执结案件75件,被执行人94人次,涉案标的达635.69万元,拘留1人。通过平台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期42人,限制高消费211人次。优化网络司法拍卖,依托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被执行人财产,拍卖金额达1551.57万元。
四是深化阳光司法机制,强化四大公开平台应用。主动接受公众监督,今年以来公布裁判文书125份,公开案件信息401件,庭审直播103件。完善参审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扩大司法民主和司法公开的重要作用,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104件。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发放学习资料165份,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480条/次,编发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刊15期,制作宣传栏2期,粘贴宣传海报46份,宣传布标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