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甸乡桃孔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彝族村,全村辖23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64户2047人,其中彝族人口1435人,占全村人口的70%。全村设党总支1个,1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0名。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烤烟及外出务工为主。
“我刚到桃孔驻村时,恰逢烤烟收购关键期,村民常向我抱怨烤烟品种问题。由于对品种不熟悉,2024年烤烟产量受了影响,而村民的诉求也缺少上报渠道。”驻村选调生王涌旭回忆道。彼时,村里更为严重的是干部老化的问题,村“两委”7名成员中,55岁以上的有5位,45岁以下的仅2位。小王和村干部谈及干部老龄化等问题时,大家虽深有感触却无力改变,加上临近换届,村干部多持保守态度,担心此时改革会影响稳定。
如今的桃孔村,处处透着崭新气象。村干部岗位配备齐全,年轻干部后备力量充足,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倍增。乡村治理各项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社会维稳、民生改善。这些喜人的变化,得益于党总支的领导,得益于乡村治理试点工作的创新。2024年10月,根据云南省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要求,桃孔村确定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主题。在村党总支书记杨正福的带领下,组织村“两委”成员认真学习领会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工作要求,积极向上级社会工作部门沟通对接,研究确定试点主题,组建试点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健全相关制度,按照治理方案“六个一”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自治”畅通诉求渠道 交流提升产业能效
1月14日书记工作室正式开放,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2024年烤烟工作画上圆满句号,开放当天,电话询问、实地到访的烟农络绎不绝,村干部一一听取烟农的急难愁盼,及时解答烟农的疑虑,并将烟农的合理诉求通过书记工作室上报给上级部门,与烟站、烟草公司充分沟通,经过多方分析研判,选种更适合桃孔村的烤烟品种。
每年的烤烟工作,最容易出现冲突的就是产量分解环节。2025年书记工作室谋划在前,提前召开“协商议事会”,召集议事会成员和全村数十位烟农代表,邀请乡人大主席和烟站站长就产量分配细节同烟农代表进行讲解,“主席,我家产量能不能再多点”,“阿哥,您去年分配的产量完成得较好,已经给您适当增加了一些,如果今年完成得好,明年您家产量会更多”。就这样在一问一答中,烟农的疑虑得到有效的消除,烟草技术人员为大家介绍新品种具体情况和栽种技术,烟农们对种植新品种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最终将37万公斤产量指标顺利分解到各户,烟农们积极配合后续工作安排,对分配的公平公正性高度认可,预计今年全村烤烟产业将实现产量与效益的双提升。
“法治”护航矛盾调解 入户走访促进和谐
为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桃孔村健全书记工作室、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微网格“四位一体”联动化解机制,搭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一站式”调处平台。依托微网格广泛收集矛盾纠纷信息,经分类梳理后,村级调解人员在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调解,在事态激化前妥善化解纠纷;若遇难以解决的矛盾,便联合乡法治办专业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在唠家长里短间讲清法律政策,同时详细建立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此外,村委会定期摸排监测户经济困难情况,对新增困难家庭建档立册,并积极与上级政府对接申请补贴,与乡政府、县委组织部对口帮扶“一老一小”,用细致服务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2025年上半年,桃孔村共摸排矛盾纠纷7起,均得到成功调解,调解成功率达到100%,摸排慰问困难家庭10户,切实将关怀与帮助送到群众身边。
“德治”引领民生实事 志愿服务树立示范
从基础设施的修缮到民生福祉的守护,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每个村落的角落。他们或是来到庙山公墓,细致清扫每一处角落,让长眠之地更显肃穆;或是奔赴荒田小组,齐心修复破损的路面,为村民出行筑牢畅通基石;或是走进河坎小组,认真检修饮水管道,保障家家户户的用水安全;或是深入烟地田间,细致清淤疏浚沟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水源;更在各处排查电路隐患,及时清除障碍,默默守护着全村的用电安全。
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桃孔村委会精准解决了大家最迫切的需求。为冬瓜箐小组改善照明设施,照亮小组村民夜晚回家的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用贴心照料温暖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同时,举办桃孔村第一届关心关爱儿童活动,让欢声笑语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志愿者团队的示范引领,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治理的温度,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在人居环境治理中,一批批模范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藤子箐小组支部书记自发带领党员群众除草栽花,美化人居环境;野牛冲小组项目推进时,群众主动参与危房拆除工作,党员与群众同心协力,共同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图景。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筑牢后备力量根基
针对桃孔村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暴露的问题,重点梳理出班子建设与制度层面的短板。为切实破解这些难题,村里主动上报乡党委并争取到帮扶联系,随后组织召开协商议事会,与村干部、议事会代表深入沟通协调,最终决定返聘在深圳务工的杨会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同时聘用三名烤烟辅导员充实村级后备力量,其中包含一名大学生,为村级干部队伍注入了鲜活力量。
为助力这四名年轻新成员尽快熟悉村级事务,书记工作室为他们明确职责分工、压实工作担子。村党总支书记杨正福担任一级帮扶人,通过精准帮带加速他们成长。在困难家庭情况摸排、烤烟产业推进等各项工作中,四名新成员充分展现出过硬的服务群众能力与担当。在此过程中,他们迅速成长、进步显著。
桃孔村以党建引领为笔,以“三治融合”为墨,为乡村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村里的民主协商氛围日益浓厚,群众的每一份诉求都被认真倾听、妥善回应,民生福祉在一件件实事中持续攀升,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治理新篇章正在书写。村委会副主任方正红自信地说道:“桃孔村的未来更值得期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通过党员干部示范,不断巩固和拓展治理成果,努力将桃孔村打造成乡村治理示范标杆。”
来源:新平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