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县区政法
澄江市左所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绘就乡村治理新图景
2025-08-27 09:14:47

近年来,澄江市龙街街道左所社区认真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共建汇民力、共治强管理、共享惠民生,组织发动群众建设家乡,有效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实现乡村面貌与经济效益“双提升”,走出了一条基层善治路子。

640

共建汇民力 发动群众共参与

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理念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在“三房”拆除过程中,通过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仙湖民情大走访”等多渠道广泛听取、收集、吸收社情民意,邀请群众全程参与拆除方案制定,最终形成凝聚着群众共识的“一村一策”“一组一策”拆除方案,158宗8470平方米的“三房”得以顺利拆除,腾挪出社区发展空间。采取群众认领、投工投劳、自筹物料方式,组织群众参与“五小工程”建设,建成1个活动广场、850余个停车位、3万平方米硬化道路,种植树木800余株。2024年,社区引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提供“智力”技术支持,逐步形成“企业供种+技术指导+群众种植+保价回收”的合作模式,建成全省首个羊肚菌工厂化种植标准车间,创新推出“3+9”烤房利用模式(即:烘烤烤烟3个月,种植红托竹荪9个月),组织当地群众以务工就业、收益分配等方式参与羊肚菌、红托竹荪、烤烟、工业辣椒种植,实现家门口就业,已累计就近吸收农村劳动力4.25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65.2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380万元。

640 (1)

共治强管理 健全机制促长效

坚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将党组织“主导力”转化为群众“参与力”。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建立“党员包户”动员机制,党员带头拆除闲房、废弃烤房,发动群众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进”的整治氛围。将门前三包等纳入村规民约并经群众表决通过,470余户获得“美丽庭院”荣誉称号,引领更多家庭见贤思齐,自发将房前屋后改造成“微花园”“微景观”,街道小巷面貌焕然一新。由社区党总支、小组党支部主导,组建人居环境整治服务队、“护园队”,依托“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志愿服务机制,每月集中固定开展坏境卫生整治,承担“五小工程”日常管护任务。社区协调市县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指导50余次,形成了“建设靠群众、管护靠群众”的共治体系,破解了“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局,实现了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转变。

640 (2)

共享惠民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把集体经济收入反哺群众,用于社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居民需求精准施策,用集体经济资金为1094名60岁以上老人购买医疗保险约41.7万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并设置40个旅居老人房间,慰问辖区特殊群体300余人6万元物资,及时将党和政府关心及时送到群众身边。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的统筹协调作用,组织社区党员群众联合市直部门在职党员组建“燕子队”,定期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强国复兴有我”等活动,将移风易俗、社会公德、互帮互助等纳入宣传服务的重要内容,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推动广大家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勤俭节约、邻里友善、敬老孝亲等逐步成为文明新风尚。

来源:玉溪社会工作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