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县区政法
新平法院:五年深耕细作,绘就法治建设新图景
2025-09-15 09:34:35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新平法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审判执行主业为核心,以满足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构建多维度普法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新平贡献司法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9-15_093147_275

高位统筹,筑牢普法工作“强根基”

新平法院将“八五”普法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构建起“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破解工作难题;将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宣传持续开展;创新推行“年初计划+任务派单”机制,将普法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细化到各环节,实现“办案即普法、审判即宣传”的闭环管理,推动普法工作从“单一部门独唱”升级为“全院协同合唱”,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微信图片_2025-09-15_093153_298

内外兼修,夯实法治素养“硬支撑”

提升干警素能。坚持将法治学习与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以全院干警大会、周例会、微党课为载体,系统开展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及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2021年以来累计组织周例会学习65次、微党课学习40次。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通过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化法治认知,同期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48次、“三会一课”267次、主题党日169次,严格落实述法制度,压实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

以精准化普法服务群众需求。立足审判职能,将普法融入司法全过程。在刑事审判中,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梳理防范要点、结合“6·26”国际禁毒日开展庭审旁听与广场宣传,守护社会安全;在民事审判中,践行“抬起衙门就群众”理念,深入田间地头巡回审理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民生案件,现场释法答疑,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在行政审判中,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提出司法建议,助力行政机关规范执法,搭建官民法治沟通桥梁。2021年以来,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8份。

微信图片_2025-09-15_093157_786

创新载体,打造普法宣传“新矩阵”

深耕专项行动,延伸普法服务触角。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发挥人民法庭前沿作用,派驻4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及8名辅助人员长期驻守戛洒、漠沙法庭,2021年以来两法庭审结案件3772件,调撤率达77.52%,同步开展随案普法与判后释理。组建26人普法工作队,联动开展巡回法庭、进校园及乡村普法127场;建立法官联系乡镇机制,累计参与矛盾化解、指导人民调解211次,邀请调解员旁听庭审34次;选聘4名员额法官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展校园普法28场次,筑牢青少年法治防线。

融合媒体资源,扩大普法覆盖面。加强与传统媒体合作,制作播出电视节目14期;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党建等工作动态,2021年以来发布信息308期。依托抖音平台打造普法小课堂、普法小剧场等普法专栏,通过互动图文、短视频、漫画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实现线上普法“一键直达”,为法律知识走到群众身边提供更便捷的渠道。通过“新平法院”抖音号发布普法小课堂21期、网友百问19期、普法小剧场52期、执行现场8期,以“订单式”精准普法满足差异化法治需求,不断提升普法效能。

强化阵地建设,营造沉浸式氛围。在院机关设立固定普法标识、橱窗及电子显示屏,结合“3·15”“4·15”“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开展主题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誓活动;聚焦青少年群体、社区矫正对象、国家机关干部职工等群体的法治需求,有针对性开展“阳光司法”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共491人旁听庭审26次,组织代表委员见证执行4次。

“八五”普法收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征程。新平法院将持续围绕人民群众对法治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更接地气的形式、更有温度的内容,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扎根群众心田,为新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新平法院

文图 | 普倩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