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宁县通过建强组织体系、优化治理机制、聚合治理力量“三步走”策略,不断提升居民小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使小区治理瓶颈得到精准破解,逐步把居民小区建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建强组织体系,跑出小区治理“加速度”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以新成立2个城市社区为契机,对131个小区开展全覆盖摸排,因地制宜组建小区党组织,持续健全小区治理组织体系。
通过“组织推荐+邻里举荐+居民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一批能力强、威望高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并吸纳热心公益、敢于担当的居民进入业委会,确保居民诉求“有人管、有人办”。
2025年以来新成立小区党支部28个、覆盖小区36个,全县共建立小区党支部70个、覆盖87个小区,组建业委会69个。聚力物业管理空白短板,采取“市场引入一批”“社区兜底一批”“国企保障一批”的方式,年内引进7家物业公司覆盖42个小区,推动小区管理从“杂乱无章”向“规范有序”转变。
优化治理机制,提升服务群众“能见度”
立足精准办好群众诉求,在宁州街道创新建立“三级清单”办理制度:一级清单由街道统筹解决,二级清单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办理,三级清单由小区党支部和网格员认领落实。
畅通居民反映问题渠道,开通“安居华宁&数字住建”线上投诉平台,并设立线下民情信箱,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监督机制,督促物业整改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安全隐患等问题45个,对6家履职不力的物业企业进行约谈,实现物业管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服务”转变。
今年,已协调解决充电桩安装、屋顶漏水、外墙脱落等民生问题84件,确保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聚合治理力量,强化治理效能“精细度”
用好新兴领域群体力量,依托宁泉社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引导54名外卖骑手担任“流动网格员”,及时发现上报太阳能漏水、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100余条,并为高龄、独居老人免费提供送餐服务,既延伸了治理触角,又提升了服务质效。
整合辖区党员、群众力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委会成员、物业代表等人士组建“红色管家”队伍,依托“民情议事亭”定期召开协商会,共商共议社情民意,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共开展议事活动24场,收集民意123条,推动解决停车难、公共设施破损等问题40余个,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有效引导居民纠纷化解从“法庭对峙”向“桌边协商”转变。
来源:华宁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