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杨俊文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榜样是一面镜子,让人看到未来……
在昆磨高速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善言辞,却数十年如一日发放“福”字进行提示;他们非常普通,却在危急险难关头挽救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生命;他们热血青春,却义无反顾守住“死亡之坡”,把大风垭口铺就成一条平安大道。
这是一支来自云南玉溪、殊荣不断的英模团队,首创救命“大网兜”、自助消防水箱,打造“五位一体”山岭高速防控模式,被誉为“哀牢山守护神”的最敬业交警。杨俊文就是这个团队里的一员。
□ 冯俊 文/图
90后辅警杨俊文,可以说是在朱进伟身边成长起来的,和朱进伟相识于篮球,折服于品质,最终成长为一名有志向、有担当的优秀青年。
一场篮球的相遇
晚饭过后,在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元江交警中队的院子里,常常会聚集着一群爱打篮球的孩子。没有出警任务的间隙,中队民警会加入孩子们的行列,杨俊文与朱进伟的接触,就是这样开始的。
出了中队大门右拐四五百米,就是杨俊文的家。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隔三岔五就到中队打篮球。这个小院里,留下了杨俊文少年时代很多美好的回忆。
“喜欢去警队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我喜欢打篮球,这里有篮球场;第二,我喜欢警察,这里能看到警察。喜欢朱进伟的原因也很单纯,就一个字——酷!他是警察,球又打得好,在我心中,是偶像一样的存在。”说到当年与朱进伟相识的过程,杨俊文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才十二岁,他也很年轻,但我当时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了解他的故事,更没想到他就是我未来的领导,只听到他的同事们叫他朱哥,感觉大家都很喜欢他,还时不时看到有外地人到警队找他,说要感谢他。”杨俊文说。
不知从几岁起,杨俊文开始对朱进伟和他的战友们出警感到好奇。警车闪亮着警灯进进出出的画面,让年少的他既仰慕又疑惑。
“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们,能不能在出警的时候带上我,他们居然答应了,只是再三叮嘱,一定要待在车上,千万不能下车。”杨俊文回忆当时的情景。也就是这次特殊的体验,唤醒了他从警的梦想。
初入警队的考验
人无双翼,却有一颗想飞的心。自从有了那次随警体验后,杨俊文整天盼着自己赶快长大。好不容易等到17岁,信心满满地报名参加辅警招考,却因为年龄不够没被录取,直到19岁那年才如愿以偿,正式成为元江交警中队的一名辅警。
从警不满一周,就迎来人生第一次考验。那是5年前的一个夜晚,昆磨高速元江段发生交通事故,值班民警迅速出警处置,杨俊文是配合民警处置这起交通事故的辅警之一。他当晚负责对事故现场滞留车辆实施尾部预警,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大约一小时后,事故现场清理完毕,前端开始放行车辆,杨俊文从车流尾部撤回。就在撤往中心现场的过程中,路边一个隐约可见的提包进入了他的视线。杨俊文俯身捡起提包,打开一看惊呆了,包里有厚厚的一叠现金,有一万元左右。此时的杨俊文第一反应是:丢了这么重要的东西,失主该有多着急呀。回到中队后,杨俊文第一时间把提包交给值班民警,并从提包里找到了失主的联系方式,最终物归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