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警队
□ 杞绍元 文/图
近年来,易门县公安局绿汁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认真落实新“五小工程”要求,以服务为导向,打好“亮”化办证窗口、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控、打击违法犯罪、基层社会治理、警企共建共联“六张服务牌”,和谐警民关系,维护治安稳定。
“亮”化窗口
打好窗口服务牌
“三亮、三比”打造便民服务“直通车”。在办证窗口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坚持实行微笑服务,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公开业务流程,严格遵守服务承诺,将“依法、便民、廉政、高效”的服务理念贯穿于为民服务全过程,不让群众受到冷落、不让群众多跑一次、不让群众吃“闭门羹”,做实窗口服务。
在工作岗位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原则,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营造你追我赶、不甘人后、争当头雁的工作氛围。自云南省新版人口系统上线以来,绿汁派出所共办理居民身份证近3000份,受理登记、注销、变更业务1600余人次,开具证明800余人次,错时延时服务480余人次。三年来,未出现因工作失误被投诉的情况。
联排联调
打好化解服务牌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绿汁镇多部门和镇、村、组矛盾纠纷联排联调机制,推动综治、司法、林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联合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效。两年来,共化解生产经营、征地拆迁、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矛盾纠纷209起,未出现因化解不及时引发的“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走进群众,围绕非法集资、征地拆迁、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感情纠纷、债务纠纷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到矛盾不上交;向广大群众了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了解社会治安情况,征求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问计于民,做好扫黑除恶、防火防盗、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宣传。共走访群众1000余户,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调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14起。
联合管控
打好管控服务牌
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主动与综治、司法等部门建立联合走访、帮教机制,全面掌握、收集和走访刑满释放、未成年违法犯罪、非正常上访等重点人员及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采取思想帮教、解决实际困难、协调送医治疗等针对性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和不安全因素。两年来,共帮教200余人次,帮助21名重点人员解决了生活和工作困难,协助24名精神病患者送医治疗,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综合治理
打好防控服务牌
坚持“防为先、救次之、诫为下”的理念,提高街面见警率和与违法犯罪的碰撞率,全面加强重点行业整治和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采取定时、不定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宾馆旅社、加油站、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使用点、物流寄递等行业场所的清查检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类安全隐患。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铲除违法犯罪行为滋生的土壤,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开展巡逻防控,积极参与社区市场管理,实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扎实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整治,防止“小隐患”酿成“大事故”。两年来,共化解市场内矛盾纠纷80余起,交通安全劝导800余人次。
有的放矢
打好治理服务牌
主动服务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每季度对辖区治安状况进行深度研判,提出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合理建议。
针对矿区改制后孤寡老人生活困难、无人照管等问题,派出所主动协调,创新在社区62栋居民楼实行楼栋长制,每栋楼设置一名楼栋长,每天对住户开展一次巡查,掌握住户动态,实时发现和上报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孤寡老人生活起居情况。共救助生病孤寡老人6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3起。
共建共联
打好共建服务牌
绿汁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与辖区中铁大桥局、北京大桥局两个高速公路项目部联合建立共建共联、联防联调机制。
成立联合检查组,加强流动人口、爆炸物品、内部安全等管理工作,合力维护建设工地治安稳定。两年来,核查登记流动人口352人,办理异地身份证7份。成立联合调解室,联合企业和相关部门调解企业内部、企业与村民间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调解室成立以来,化解矛盾纠纷52起。定期开展警企共建活动,互相学习、增进交流,推动警企文化共同发展、互促互进。共开展支部联席活动9次、法治宣传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