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易门长安网 >> 工作要闻
玉溪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亮点系列报道之易门县 让“梅营”焕发新活力
2022-05-24 09:41:39

在易门县东南边城郊接合部,距离县城1公里处,有一个叫梅营的社区。

梅营,因明初军屯村旁有几株梅花树,枝繁叶茂,得名“梅花营”,简称“梅营”。

5月13日上午9时许,梅营社区办公楼一楼的社区综治中心人来人往,很是热闹。“4月10日,我们社区刚刚调解成功一起婚姻家庭纠纷。4月29日,经过社区调解组分析研判,认为还有可能引发矛盾,我们继续跟进,将矛盾纠纷彻底化解。”梅营社区民警、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武玉祥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20524083800

创新成立调解专业组

“你们快来,有人要到美容理发店里杀我。”4月10日9时51分,易门县龙泉街道一理发店女子沈某报警称,一李姓女子闯到理发店与她发生争吵。龙泉派出所民警出警后了解到,2017年前后李某的丈夫欧某在该理发店理发期间,与沈某关系密切,先后共转账沈某2万余元,李某知道后向沈某讨要,双方继而引发纠纷。

当日,经双方当事人申请,由梅营社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成员武玉祥等人进行调解,并于当日一次性调解成功,由沈某丈夫一次性将2万余元归还李某,调解结束后,双方不得以此事为由再挑起事端,谁挑起事端由谁负全部责任。

“现在,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该纠纷事件,以防引发民转刑案件。”武玉祥告诉记者,近年来,梅营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的矛盾纠纷排查领导小组,创新成立了1个朱平个人调解工作室和3个调解专业组以及15个网格调解小组,逐步形成了社区警务室、行政、社区、司法、网格的“五横五纵”综合性多元调处机制。

“矛盾迅速解决的背后,得益于这两年梅营社区创新成立了1个‘朱平个人调解工作室’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山林土地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种植养殖行业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等3个调解专业组及15个网格调解小组的调解模式,逐步让纠纷调解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梅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柳华富告诉记者,目前,梅营社区有1098户4330人,最初按照原有的居民小组区划,把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但是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梅营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出现了网格员管理范围、对象不均衡,工作落实难度大等问题。

如何解决此类矛盾?龙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钟梅说,经过前期调研,2021年下半年,梅营社区在易门县委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始在原有网格的基础上,坚持规模适当、方便高效的原则,将社区15个网格细分出79个网格责任区。细分网格后,社区又在原有49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基础上,吸收党员、退休干部、妇女代表、致富带头人共30人为志愿网格员,设岗定责、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同时在社区15个网格中分别建立共治微信群,第一时间收集网格信息,听取社情民意。此外,为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社区进行了多重经费保障:按照“一案一补”的政策,解决一起纠纷,调解员凭借双方签字确认的调解书可以获得100元补贴;对于比较复杂的调解事件,社区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经费对调解员进行补助,以提高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在,我们社区专职网格员+志愿网格员的模式施行后,平均每名网格员只用管理14户居民,现在干啥事都挺快,解决了矛盾纠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群防群治目标。2020年至今,梅营社区没有发生一起重复上访、民事转刑事案件。”已在社区工作30年,今年55岁的老书记柳华富十分欣慰地说道。

微信图片_20220524083754

“法院+特邀调解”推动纠纷诉前解决

2020年,梅营社区3组村民李某与邻居朱某因为宅基地之间的2米排水沟流向问题多次发生纠纷,发生纠纷后社区组织调解,但没有成功,后双方诉至易门县人民法院,法院于2021年8月进行判决,随后案件进入执行阶段。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由一位法院副院长带执行局工作人员前来查看现场,通过查看发现无法执行,就把案件交给社区山林土地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进行联合调解。”柳华富告诉记者,2021年8月27日,经过社区山林土地矛盾纠纷调解专业组进行调解后,由两家各出一半,共同出资2500元,请施工队对排水沟进行修复,一次性解决了几年来排水沟污水横流、恶臭满地的纠纷,再一次显示了调解专业组的调解威力。

今年4月26日上午,易门县人民法院举行特邀调解工作室揭牌暨特邀调解员聘任仪式,进一步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易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彪,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可永森,县法院院长杨爱斌,县司法局局长许卫光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杨彪对法院在加强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衔接工作给予了极大肯定。他指出,在法院设立特邀调解工作室,是积极参与诉源治理,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工作室的成立将为易门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县法院要切实强化诉前介入、诉中调解、诉后答疑工作,进一步提高案件服判息诉率,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

“‘法院+特邀调解’的模式在调解室挂牌以前就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易门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登禄向记者介绍,无论是法院和梅营社区联合调解社区居民排水沟纠纷的成功案例,还是绿汁镇13户村民起诉易门县丰赢农村合作社买卖合同纠纷案进行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例,都充分证明了设立特邀调解工作室的必要性。调解室成立后,5月11日,易门县人民法院又通过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调解成功9件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房收款纠纷案,该批案值达129万余元系列案件有望全部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案结事了,有效分流法院大量的司法审判案件,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节约司法资源,节省当事人诉讼成本,让法院有限的审判资源集中审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从而实现为易门县社会和谐平安贡献司法力量。

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大化解专项行动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部署,易门县积极推进,成立了易门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易门县相关工作。”5月12日,易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彪介绍,针对工作中同样存在的“五大短板”,易门县以问题为导向,深刻思考如何补齐“五大短板”,深刻思考易门县市域社会治理如何抓出成效,深刻思考如何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深刻思考如何提高网格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创新性、针对性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易门县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组织乡镇(街道)和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对目前已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分析研判,确定47件重点隐患和9件婚姻家庭纠纷,全部点对点进行派单,以项目清单化的方式压实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责任,易门县平安办牵头对包案化解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

贯彻落实《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实施多元矛盾纠纷调解“以案定补、一案一补”奖补措施,每成功调解一起矛盾纠纷,按简易100元、普通300元、疑难1000元、重大2000元4个等次发放奖补,充分激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深化诉调对接机制,在全县各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县人民法院成立特邀调解工作室,今年以来,县人民法院共委派调解案件207件,结案142件,调解成功58件,其中特邀调解室调解案件45件,调解成功29件。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以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为主体,依托村(社区)治保、调解组织和村组干部,紧紧围绕“十类矛盾风险隐患”开展大排查大化解,建立“民转刑”线索搜集和分析预警机制,将心理失衡、扬言报复等可能引发“民转刑”犯罪的各类矛盾线索和涉及的重点人员纳入监控视线,实行分级管理、分级预警、跟踪化解。

为紧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等重点工作,易门县还建立县委政法委和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包保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及综治中心主任包保村(社区)的机制,抓好各项工作,并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力量,完善“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运行机制,抓好服务群众、信息收集、矛盾化解等工作。以“百警进万家”为抓手,更新“一标三实”信息,统筹开展重点群体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源头预防工作。引入社会力量投入资金600余万元推进全县122个小区、重点单位智慧安防建设。经过多年努力,易门县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信访“三无县”,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及信访总数为玉溪市最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步提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杨彪表示,下一步,易门县计划争取美丽县城项目资金与省公安厅下拨的资金570万元,打造以“三圈两站一面”(环昆管控圈、环市防控圈、环县封控圈、智慧检查站及普通检查站、街面巡防)为主要内容的圈层防控体系建设,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目前还准备成立县级社会治理调度中心,由易门县委政法委牵头,整合司法、信访等部门资源,集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12345平台、值班律师服务平台为一体,通过调度中心实体化运行,促进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治、平安联创。此外,继续抓好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梅营社区的试点工作,并将试点经验在全县其他55个村(社区)全面推广,让梅营社区等试点经验在易门县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云南法制报   管继方)

编辑:易门长安网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易门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