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永仙向未成年人开展讲座。
□ 通讯员 李思菡 文/图
法永仙,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易门县公安局龙泉派出所一级警长。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刑侦、政工岗位和看守所默默奉献和坚守。临近退休的她,欣然承担起基层派出所未成年人帮教帮扶工作,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获得师生及家长的信任。
激发成长“新动能”
今年3月18日,法永仙调到龙泉派出所,开始接触未成年人帮扶帮教工作。“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法永仙十分清楚自己的工作短板,她主动学习,迅速熟悉问题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并利用工作间隙学习心理学知识。放在办公室的《心理学真好用》这本书,被她用红笔勾勒出重点,并写满了心得总结。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法永仙已经对自己管理辖区内的青少年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心理状况十分熟悉。
4月的一天,龙泉派出所接到一名家长求助,他家的8岁小男孩性格顽劣,厌学、顶撞家长、纵火烧坏自家窗帘,现又在学校损坏教室桌椅。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家长无计可施,希望派出所民警能帮助自己。法永仙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赶到事发现场,对情绪激动的小男孩进行耐心安抚,蹲下身子倾听小男孩发泄情绪的原因,直到小男孩情绪平稳后跟随妈妈回到家中她才放心。法永仙不断嘱咐小男孩的母亲不要刺激孩子,好好说话。后来她多次上门指导家长进行鼓励式教育,肯定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你家的孩子很聪明,要多看到孩子的长处,经常表扬。对于错误行为要及时教育纠正,不要过分溺爱,比如玩手机就要讲好条件,要有底线。”通过多次上门帮教,小男孩逐渐改掉了坏毛病。
携手搭建“连心桥”
“作为家长,你们要多关心孩子,及时发现不良情况,正确引导。现在不管,以后社会替你管就不是一个性质了,不要让孩子误入歧途。”在工作中,与家长沟通是关键。一名12岁的小女孩经常辍学、经常和朋友混在一起,宁愿在外面过夜也不回家。后来,小女孩发展到实施盗窃,民警联系到了她的母亲。经了解,其母亲经常在外面打牌,对孩子漠不关心。法永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拨通了小女孩妈妈的电话,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沟通和交流。面对小女孩妈妈的问题,她耐心解答、积极普法,用事实说话,用真诚打动家长,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努力与孩子共同进步。
“每次走访我都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他们,他们能找我,说明信任我,把我当作朋友,我很开心!”一开始,大多数需要帮教的未成年人态度冷漠、拒不配合,甚至把她的电话拉进黑名单。但她从不气恼,一如既往地耐心回访,一次打不通就接着打两次、三次……她真诚的态度逐渐打动了孩子们,他们开始主动打电话寻求帮助。
16岁男孩赵某某认为自己身上有纹身,以后到社会上会遭歧视,找不到工作,没有前途,不愿意去上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法永仙多次配合社区民警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到赵某某家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教,不厌其烦地奔波在相关部门之间,最终帮他联系到安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成功入学。“谢谢法警官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帮助,你说得对,学习才是第一要紧的事,我要去上学了。”赵某某说。
提升防护“免疫力”
“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要做好。”法永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底数清、情况明,对于问题学生,她积极向学校了解情况,与校方一起分析问题,研究改进管理措施。在社区民警的配合下,逐个走访有前科记录和抽烟喝酒、纹身染发等情况的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充分考虑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紧盯多发易发违法行为,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和“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对学生开展现场普法教育,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精准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用身边事感化身边人,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法律敬畏意识。
自接手帮扶帮教工作以来,法永仙共走访师生、家长150人次,帮教未成年人16人,心理疏导10人。调解学生矛盾6起,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宣传48场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4起,开展反诈宣传48人次,受教师生及家长达2000余人次。
如今,法永仙已到退休年龄,虽然眼角长出了细细的皱纹,但她脸上的笑容依旧温暖,她坚守的信念始终不变。她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呵护着幼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