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易门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文苑
易门县:以“柔性治理”促社区善治
2025-09-29 09:23:17

基层治理不仅需要刚性制度的“硬约束”,更需要柔性方式的“软牵引”。近年来,易门县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整合起各方资源、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积极探索并丰富“柔性治理”内涵,通过情感联结、协商共治、精细服务和数字赋能等柔性方式,有效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活力,精准回应了群众多样需求,妥善化解了基层社会矛盾,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社区善治。

强化情感联结与人文关

怀筑牢社区善治的民心纽带

注重治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投入,通过打造有温度的社区服务,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精准服务特殊群体,传递组织温暖

1a

针对400余名在外流动党员,县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多方力量推出“云端家书 他乡故音”项目,通过寄送“红色邮包”、开设“云端课堂”、引导参与当地组织生活等“实物+云端+落地”三维服务,让流动党员“异地有组织、流动有归属”。六街街道聚焦残疾人需求,整合政府、企业力量,为60名重度残疾人士提供“六个一”爱心服务包,并建立“1+1”志愿帮扶机制,切实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一老一小”,呵护朝夕美好

中心街社区实施“兴隆同心 关爱朝夕”项目,以空间换服务引入专业公益力量,常态化开展义诊、非遗体验等活动,并细化“晨光计划”与“晚晴行动”,精准服务儿童和老人,2025年预计开展活动30场,惠及2000人次。团县委等部门积极响应“社区吹哨”,在兴隆片区开展公益托管小课堂,整合“返家乡”大学生、社会组织资源,解决假期儿童看护难题,用真情服务暖民心、聚民心。

2a

延伸服务触角,营造友好环境

兴文街社区启动建设首批“骑手友好社区”,从机制、设施、信息、保障、治理五方面入手,着力解决骑手“进门难、充电难、停车难”等问题,并提供爱心驿站服务,营造“关爱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的氛围,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

3a

深化协商共治与多元参与

激发社区善治的内生动力

搭建多元化协商平台、健全共建共治机制,引导各方力量有序参与社区事务,并注重发挥文化在净化风气、凝聚人心方面的柔性力量。

搭建议事平台,畅通民意表达

西环路社区通过“红色议事会”制度协商解决小区智能安防系统安装、车位管理、卫生保洁等事宜,实现了资源共享、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兴文街社区打造遍布小区的“枫桥小屋”,将其作为居民“家门口”的协商议事、矛盾调解阵地,形成“网格+‘枫桥小屋’+治理服务”机制,让居民“有事好商量”,实现“忧烦不出小区、矛盾不出网格”。

4a

创新参与机制,引导居民自治

小街乡小街村推行“村民积分+爱心超市”模式,鼓励村民通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方式赚取积分兑换商品,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梅营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党员干部、乡贤等组成,制定规章约束红白事规模,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出了文明乡风。

5a

整合区域资源,凝聚共治合力

普遍推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兴文街社区与30余个驻区单位党组织、500余名在职党员精准对接,解决实际问题60余件,服务群众6000多人次。中心街社区的“初心合伙人”项目更是链接了20余家县属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商户、社区能人等多方资源,形成“党建引领-专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服务模式。

6a

发挥文化德治教化作用

梅营社区利用文化大院作为主阵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发挥老年互助会、文艺队等组织作用。兴文街社区“石榴红”文艺队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增进民族团结感情。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最美家庭”等评选表扬活动,设立“红黑榜”,引导居民崇德向善。

7a

聚焦精细服务与精准赋能

提升社区善治的服务效能

着眼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项目化运作、精准化对接、智慧化手段,提供更加精细、高效、便捷的服务。

项目化破解民生难题

2025年“初心合伙人”项目立项16个,精准聚焦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社区发展、社区治理、社区安全等领域。例如,梅营社区“农创联‘新’共富前进”项目,通过升级产业基地、组建农机队、培养新农人、搭建土地流转平台等,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预计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浦贝乡阿姑村“职”达心间项目以村办公司为枢纽,构建“需求-培训-输送-保障”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有效转化闲置劳动力。

8a

精准化对接群众需求

绿汁镇针对老矿区居民建设“心愿驿站”精准收集诉求,组建“枫”景志愿服务队,对特殊群体进行一对一帮扶,并整合资金建设“口袋公园”,常态化提供便民服务。云南易门产业园区“园心服务易企办”项目,设立综合服务窗口,整合18项高频审批事项,派驻小分队帮办代办,让企业“足不出园”办政务,优化了营商环境。

9a

智慧化提升治理效率

兴文街社区创新推出“智惠兴文”微信小程序,整合互帮互助、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事项上报等功能,并配套积分奖励机制,引导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眼睛”和“触角”,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快速响应。梅营社区广泛应用“玉溪共治通”APP,网格员熟练采集信息、上报案事件,部门下沉联动,有效提升了问题隐患处置效率。

10a

健全柔性调处与风险预防

巩固社区善治的平安根基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柔性调处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构建多元调解网络

梅营社区成立“朱平个人调解工作室”、3个专业调解组和15个网格调解小组,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的调解体系。兴文街社区组建“石榴红”矛盾纠纷调解队,整合多方力量,实现化解矛盾精准化、精细化。全县推广“石榴红”调解工作队、“老唐双语”调解室等特色品牌,近三年共调解矛盾纠纷2300余件,调处率达100%。

1a

前置风险排查预警

通过“多网合一”的网格体系,配齐网格员队伍,开展“敲门行动”“亮灯行动”,动态排查安全隐患和矛盾苗头。梅营社区民警推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信息研判和预警预测。十街乡组建平安守护联盟,通过每日巡逻、每月宣传、及时响应“三个常态化”行动,保障村民安全。

2a

深化平安联创

绿汁镇依托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从“源头预防+精细服务”两方面守护游客安全,实现多年命案“零发生”、重大案件“零发生”。西环路社区通过“红色物业”解决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安装智能安防系统,规划停车位,不仅改善了环境,更提升了安全系数。持续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通过矛盾纠纷调处以案释法,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筑牢法治根基。

3a

来源:易门县委政法委、易门先锋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易门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