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易门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文苑
易门县六街街道:共建共治聚合力 小广场焕新添活力
2025-10-22 09:02:54

“以前这就是块闲置畜圈,现在成了能看书、能聊天的文化长廊,小孩子也有了玩耍的地方,多亏了理事会牵头。”柏树社区2组居民的感慨,道出了小广场文化长廊从“设想”到“落地”的暖心转变。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社区共建共治理事会的统筹协调与多方联动。

微信图片_2025-10-22_090130_660

项目启动之初,理事会便打破“政府干、居民看”的传统模式,第一时间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为民服务施工队等20余名理事成员,带着“小广场该建啥、咋建才实用”的问题,及时征求居民意见。针对“想要休憩座椅”“担心后期维护难”等诉求,理事会梳理出“功能实用、长效管护”的核心需求,最终敲定建设方案——既保留广场原有活动空间,又打造24米长的文化长廊。

建设过程中,理事会化身“桥梁纽带”,整合各方资源破解难题,通过“群众捐资+爱心人士赞助+投工投劳”的多元模式,自筹资金105778元,物资捐赠约2600元,通过统筹协调,节约成本约13万。让大家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项目完工后,理事会明确活动阵地“建、管、用”的管护机制,每周由1名居民理事负责长廊座椅及小广场活动阵地的日常清洁;定期做好绿植管护,美化长廊环境;每月组织一次“长廊议事会”,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知识、移风易俗宣讲、种养殖经验交流等,让文化长廊不仅是“景观”,更是社区情感联结的“纽带”。

如今,六街街道柏树社区柏树2组小广场文化长廊已成为居民日常打卡的“新地标”,老人在此晒太阳、读报纸,孩子围着玩耍,邻里间在座椅上拉家常。这场由共建共治理事会主导的“暖心改造”,不仅让闲置空间焕发新活力,更用“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着办”的共治模式,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大能量”,让小广场真正成为承载居民幸福感的“文化小天地”。

来源:易门县委政法委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易门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