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玉溪市司法局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四次集中学习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扩大)会,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及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师文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传达了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精神。
会议要求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对照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对玉溪作出的“一极两区”的定位,找准司法行政系统服务玉溪“一极两区”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职责,作出应有贡献。
为全力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提供法治保障
全面履行政府立法职责。指导配合市政务服务局研究制定《玉溪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办法》,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成果以政府规章形式固定下来,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制约“放管服”改革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破除制度障碍,优化制度环境。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落实便民利民和服务经济发展各项措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及时、快捷、便利、高效的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探索建立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市级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与民营企业“一对一”法律帮扶制度。积极推行行政裁决制度,更好服务玉溪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加强涉企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市场主体提供多层次、一站式、智能化的法律服务。推动调解与诉裁对接机制建设,完善涉企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深入开展“应援尽援”法律援助惠民工作。加强对律师收费的监督检查,切实降低商业纠纷化解成本。创新公证服务方式,积极拓展公证业务领域,推进金融、知识产权等公证法律服务,开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业务。积极发挥司法鉴定在服务营商环境中的证据效力和保障作用,强化对鉴定机构接受委托、执业规范、收费等管理,促进鉴定机构压缩时限、提高质量。
为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保驾护航
加快完善涉农领域立法。配合市人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聚焦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等重要领域立法。
严格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全面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细化完善改革政策的配套措施,推动执法力量向基层倾斜,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向乡镇延伸机制。全面落实农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强化乡村司法保障。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司法行政机关“数字法治·智慧司法”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拓展利用移动端提供服务的新形式,实现诉求反映、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法律事务“掌上问”“掌上办”。
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法典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民族民俗文化、乡村(街区)文化融合发展。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实现全市每个村(社区)有2名以上骨干“法律明白人”。
深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云岭法务通”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仲裁等服务资源整合,推动各类法律服务进驻“云平台”,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打通服务乡村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涉农法律援助工作。二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培养壮大擅长办理维护乡村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及化解相关社会矛盾的专业公益法律服务机构和公益律师队伍,鼓励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主动向农村延伸。实施一批法律服务扶贫、法律服务乡村振兴项目,提升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
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展完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和乡村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强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培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教育监督和服务管理。
深入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引导村民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自治制度,健全合法有效的村规民约落实执行机制。深化法治乡村示范建设。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载体,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
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推行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完善“12348”云南法律服务网和微信公众号全业务、全时空自助式服务。扩大“云岭法务通”的运用范围,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大数据的深度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提高全市公民法律素质。开启新一轮全面普法工作,结合玉溪实际,研究制定“八五”普法规划并细化目标任务,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宪法》和《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构建全市大普法格局,进一步提高全市公民法律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