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司法局
关注玉溪法宣在线微信
国务院 互联网+督查
 当前位置: 玉溪市司法局 >> 工作动态
市司法局以“加减乘除法”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11-05

今年以来,玉溪市司法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纳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司法行政职能为抓手,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以活动的实际成效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展示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

善用“加法” 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

成立“走基层、办实事、暖民心、颂党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玉溪市司法局关于深入开展“走基层、办实事、暖民心、颂党恩——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玉溪市司法行政系统关于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成立了“五支队伍”即“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队”“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监督协调队”“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提出全系统2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参考清单,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细化工作方案和具体举措。

精用“减法” 减少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大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力度,按照常规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全市共设立7个诉前调解中心(站),截至目前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882次,预防纠纷1055件,调解矛盾纠纷4799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4785件,成功率达99%以上。聚焦长效监管,筑牢社区矫正人员管控体系,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严格落实《社区矫正法》,组织开展2次社区矫正执法检查活动,挂牌成立玉溪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开启玉溪市社区矫正机构建设新的一页。

活用“乘法” 开展“四个一”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

为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一是印制一批法治宣传资料发放市局各部门及县区,共印制文明玉溪 普法先行宣传单21万份,民法典宣传折页5万份,接听12340为平安玉溪点赞10万份。二是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普法志愿者向群众宣传法律常识和平安建设的成果。三是组织社区文艺队编排法治文艺节目。组织玉带街道兰苑社区文艺小分队编排《学好用好民法典》,将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等内容用快板的形式表现,既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易于传播,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四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覆盖面。开设了普法视频号,制作的视频通过融媒体中心,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网站、市政务服务大厅传播,形成扩大效应。

巧用“除法” 提供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

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向人民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印发《玉溪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指标和任务分工》,完成789个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建设,在玉溪监狱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持续开展“应援尽援”法律援助惠民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玉溪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提高仲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完善“12348”云南法律服务网和微信公众号全业务、全时空自助式服务。加大12348热线平台7天24小时全天候“1对1”服务力度,共接听热线电话1715人次,满意率评价为99.4%。扩大“云岭法务通”法律服务机器人的运用范围,全市共安装法律服务机器人79台,通过引导群众点击使用“视频咨询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司法局  段晓婷)

玉溪市司法局
Copyright 2013-2016 版权所有: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玉溪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04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