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宁县积极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以党内法规赋能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引导党员群众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聚焦“学深悟透” 把好基层治理“方向盘”
华宁县抓好各级党组织“深入学”,结合全县党员教育培训重点任务,依托全县各级党校,对党内法规进行深入学习。同时,抓好党员干部“推进学”,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内法规学习,要求党员加强个人自学,对相关党内法规进行深入细致研读,对规定逐章逐条进行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截至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共组织学习562场次1.2万人次。
聚焦“为民服务” 促进党内法规成为基层治理“压舱石”
华宁县将党内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好各类烦心事。广泛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单位党组织与4个社区党组织分别提供了服务需求、服务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其中,宁州街道城关社区根据群众需求“出单”,报到党员发挥特长主动“领单”,推动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双报到”党组织和在职党员“领单”的工作模式。辖区居民“点单”,反映社区楼道、内街经常有机动车、电动车、三轮车乱停乱放及摊点店铺物品乱摆乱放问题,严重影响小区形象及正常的交通出行,存在较大隐患,建议社区加强整治。城关社区将居民诉求定向“派单”给华宁县公安局党组织、华宁县住建局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自愿接单后,联合辖区派出所、社区工作人员开展2次专项整治,累计组织60名在职党员参与,切实解决了机动车乱停乱放和摆摊占道经营等问题。
华宁县还充分发挥驻地单位及片区资源优势,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民疫苗接种、智能手机功能与应用、99公益活动、城市基层党建、文明社区创建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为民服务实效。截至2021年底,全县3352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人均服务时长达10小时以上。
聚焦“群众自治” 让党内法规成为组织工作“定盘星”
华宁县以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为导向,打造共治共享格局。青龙镇把党内法规学习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全面打牢基层治理基础。华宁县公安局青龙派出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动各行各业人员,组建“青龙义警”队伍,成立青龙义警队临时党支部,由青龙派出所指导开展治安防范、巡逻守护、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法制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为群众“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成为维护基层治安、服务农村群众的骨干力量。
青龙镇还创新推动落梅村创立“公民警校”试点,由青龙派出所负责日常运作,实行“零门槛入学、零学费上课、零起点教学”,设置防火、防盗、防诈骗、应急救援等近10门学科,划分为传授、体验、活动、交流四类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等各种形式的安全防范教学。向学员传授法律知识、矛盾纠纷调处要领,增强学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自落梅村“公民警校”试点成立至今,先后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5家成员单位参与,吸收100余名各年龄段的学员,形成了“人人皆警”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