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司法局
关注玉溪法宣在线微信
国务院 互联网+督查
峨山县“法治文化之花”在彝乡遍地绽放
2023-09-13

近年来,峨山县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认真按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始终秉承将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示范引领作用,遵循“法治、生态、人文”的设计理念,融民风民俗元素、法治宣传教育于一体,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文艺作品、广播等讲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精心打造了一批集法治、党建、科普、乡村振兴、彝乡文化元素融为一体的法治文化资源。

40 副本

一是因地制宜新建或在原有的公共设施基础上植入法治元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打造了一批蕴含着“法治、文明、和谐”内涵的法治文化阵地,全方位、多层次展现峨山县法治文化。2021年,峨山县打造了以民法典为主要元素的“嶍峨花廊法治文化公园”。通过统筹布局,因地制宜,在县城人员较为聚集的公共场所、社区院坝,打造了法治宣展室、法治橱窗、法治警示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休闲亭等一批不同形式的法治文化阵地。选用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道德理念、名言警句、法治漫画、生活格言、法治历史人物等,内容涵盖宪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网络电信诈骗、党纪党规、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道路交通、未成年人保护、劳动争议、扫黑除恶、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援助、乡村振兴等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并配以生动的艺术壁画以提升法治文化的亲和力,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在休闲娱乐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全县8个乡镇(街道)、78个村(社区)基本实现法治文化设施全覆盖,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全县共有18个。

41 副本

二是充分利用乡村文艺队等资源,在乡村广泛开展系列普法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真正体现让法治文化向乡村渗透,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法治元素,为农民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教育的平台,达到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法治熏陶效果,营造出乡村法治文明与社会和谐的新氛围。积极鼓励乡村文艺队编演法治文艺节目,在各种传统节假日期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汇演活动,今年以来开展法治文艺专题汇演活动6次。

42 副本

三是通过普法电影和《法治峨山》电视栏目等平台进行法治宣传活动,不断增强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建设村(社区)“农村法治书屋”,不断丰富群众学法渠道,在全县全方位掀起浓厚的学法用法法治文化氛围;通过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不断夯实乡村普法根基。特别是今年以来,峨山结合实际,制作了一批适用于本土的普法产品,录制动画版“双语”(汉语、彝语)普法宣传视频和法治宣传音频,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不断强化法治文化氛围营造。78个村(社区)“乡村应急广播”每天响彻彝乡村寨,准时播放相关法律条文和法律知识、解读剖析法治案例,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提升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43 副本

如今峨山县法治文化建设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的生动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对法治文化的需求,提高了群众知法、学法的自觉性。真正实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把政策法律送到彝乡村村寨寨,不断提升基层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引导力和感召力,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初步形成“法治文化之花”在彝乡嶍峨大地上遍地盛开的可喜景象,为全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的法治动力。

来源| 峨山法宣在线

玉溪市司法局
Copyright 2013-2016 版权所有: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玉溪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
制作单位:玉溪网 滇ICP备100004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