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华宁县紧紧围绕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要求,持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制定《华宁县开展“菜单式”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构建“四步法”机制推动全县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收集“普法订单”,掌握普法需求。全县各乡镇(街道)和部门按月排查和收集辖区、村(社区)和行业领域范围内干部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实际普法需求,经分析研判后提出“普法订单”上报县普法办。《工作方案》印发后县普法办就收到了宁州街道那果村委会的第一份“普法订单”。
二是制定“普法菜单”,落实普法责任。县普法办接单后及时向相关普法责任单位或县普法宣讲团成员所在单位派发“普法提示单”和“普法菜单”,督促相关单位对接订单单位落实普法责任。县普法办结合那果村委会和村民急需了解掌握民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普法需求,向县民政局发出第一份“普法提示单”和“普法菜单”。
三是开展“送法上门”,实施普法宣传。县属有关单位第一时间与订单单位联系对接,开展备课示教,精准有效“送法上门”。县民政局收到“普法提示单”后,主动与那果村委会联系对接,根据基层普法需求准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材料,组织工作人员到那果村委会市达亩小组开展普法宣传,通过系统讲解、发放资料、面对面解答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社会救助相关政策法规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四是实行跟踪问效,督促工作落实。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开展“菜单式”普法工作情况,于活动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以工作信息或简报形式反馈县普法办。同时,县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专班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对履行“菜单式”普法情况进行通报,并将工作成效纳入年度法治成效考评。
推行“菜单式”普法工作是县属相关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有力探索,更是乡镇(街道)履行属地法治建设责任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华宁县将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和群众法治需求,推动“菜单式”普法模式走深走实。
来源 | 华宁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