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遏制违法建设,严厉打击占用耕地行为,新平县水塘镇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推进违建治理工作。在拆除违建涉及公民利益时严格依法“认定违建”,充分尊重公民财产权,坚持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合理合法判断处理,生动践行了“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理念。
水塘镇积极对接县级主管部门,精准掌握土地政策,强化县乡联动执法,提升执法精准度和效率,采取“疏堵结合”的有力措施。一方面,严堵违法: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坚决“零容忍”,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经立案、勘验、测量,确认其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后,依法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当事人限期自行拆除;针对逾期未拆除的行为,我们依法启动强制拆除程序,以实际行动向违法行为“亮剑”。另一方面,善疏引导:对于占用一般耕地且符合农用设施建设审批要求的情形,最大限度保护户主权益,积极引导当事人补办审批手续。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发现占用耕地违建行为3起,立案2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份。
“刚柔并济”促和谐,柔性沟通解心结
面对村民的抵触情绪和执法阻力,水塘镇积极践行“柔性执法”理念。下达整改通知书仅是第一步,平稳顺利拆除违建离不开反复、耐心地沟通。执法人员多次主动登门,推心置腹地解释:“建房不易,我们理解您的付出,但占用基本农田触碰了耕地保护红线,这是不可退让的底线。”从当事人切身利益出发,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及违建危害,对比分析处罚金额、强拆损失及后果影响等利弊,积极动员当事人自行拆除,避免其因强拆承受更大经济损失。这种以心换心、释法说理的方式,有效争取了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化解了潜在矛盾。
“宣教结合”抓源头,筑牢防线遏新增
违建治理非一日之功,需从源头预防。针对部分村民存在的侥幸心理,水塘镇将此次行动作为契机,创新执法方式,着力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下一步工作重点将聚焦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占用耕地违建、野外违规用火、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乡村环境卫生等问题。计划梳理今年以来办理的典型案例,深入各村开展精准普法宣传,细致做好群众工作,推动从“事后被动执法”向“事前主动普法”转变,构建“普法+执法”全链条机制。通过持续强化守法意识宣传,积极营造“不能违建、不敢违建、不想违建”的社会氛围,筑牢耕地保护红线。
来源 | 大美新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