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澄江市司法局九村司法所联合通隆律师事务所、九村镇社会事务办、平安法治办等多家单位,共同协作配合,及时妥善化解了一起蓝莓大棚项目建设拖欠农民工薪酬纠纷,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7月2日,陈某到九村镇综治中心反映,其在三家村施工建设的蓝莓大棚项目未拿到工人工资共计人民币8.8万元。九村司法所获悉该情况后,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向镇领导及时报告,九村镇随即召集有关人员对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认为该纠纷为重大疑难纠纷、处置不当会存在较大“民转刑”风险,当即成立由司法所、平安法治办、社会事务部、村社区调解员组成的专门调解工作小组,第一时间主动开展联动调解工作。
调解工作小组通过实地现场踏勘、调查询问相关人员,全面细致了解纠纷情况后,组织甲、乙、丙三方当事人与工人代表陈某某于7月3日上午在司法所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陈某提出支付工人欠薪8.8万元诉求,各方当事人各执一词,情绪激动,调解工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面对情绪激动的几方当事人,调解工作小组及时调整调解方案,耐心安抚,通过“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从情、理、法等多个角度对当事人进行法律宣传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详细分析利弊。调解历时5个小时,最终双方达成了赔偿协议,由甲、乙、丙三方各先垫资2万元,共6万元用于支付工人部分工资,不足部分待项目建设争议纠纷解决后进行追偿,甲、乙、丙三方于调解结束后半小时内分别将2万元转至陈某账户,陈某表明收到工程款后会第一时间将工资发给17名工人。至此,拖欠外来务工人员薪资纠纷得到成功化解。工人们激动地说:“谢谢你们给了我们这么大的帮助,我们终于拿到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了。”
农民工工资是广大农民工群体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保障,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生计和社会公平正义,人民调解不仅能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还可以避免民事诉讼和执行程序的长期性,避免诉累,尽快拿到工资。为更好地保障农民工权益,九村司法所将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深入工地、企业等农民工集中场所,通过以案释法、法律讲座等形式,重点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 | 澄江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