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以下简称“两类”人员)的管理与帮扶,2025年以来,峨山县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名为“引路行动”的专项工作计划,并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深入推进。通过创新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模式,有效助力“两类”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预防并减少再犯罪,全力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
一、课堂无缝衔接田间,精准对接实际需求。
“引路行动”的核心举措之一,在于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将职业技能培训的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紧密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色,以满足“两类”人员的个性化及实用性技能需求。
今年以来,各司法所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将深入普及科技知识作为对“两类”人员帮扶的重点,有效助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例如,富良棚司法所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为辖区社区矫正对象详细讲授农作物栽种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并实地深入玉米地进行现场教学。大龙潭司法所则联合乡农科站,为“两类”人员系统讲解番茄种植的全流程技术要点,涵盖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塔甸司法所特邀本地中药材种植能手“刘大哥”,为社区矫正对象传授中药材“重楼”的种植技术与采收加工知识,并组织实地参观种植基地,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二、技能提升与社会融入双重获益。
技能提升与增产增收。各司法所积极搭建培训平台,采用“理论讲解+实地操作”的沉浸式教学模式,使“两类”人员能够更直观、高效地掌握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进而直接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和经济收入的提高。
促进稳定与融入社会。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可靠的经济收入,显著提升了“两类”人员的生活信心与归属感,有效减少了因生计问题而引发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为其顺利融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维护安全与实现价值。该行动不仅帮助“两类”人员通过劳动实现了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推动了辖区的安全与稳定,成功实现了法律效应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峨山县司法局的“引路行动”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该行动通过精准且实用的技能培训与教育帮扶,为“两类”人员清晰指明了重返社会、创造价值的新途径,显著提升了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仅让“两类”人员学到了真正能用于谋生的技能,还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社会对他们的认可,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源 | 峨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