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曼国际大通道,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交通体系,大通道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在昆磨高速公路玉溪段的大风垭口27公里长下坡路段,驻守着一位长期战斗在昆磨高速大风垭口安全保畅第一线的交通警察,他便是玉溪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元江中队民警朱进伟,他用十三年的坚守让“死亡之坡”变平安坦途。
大风垭口27公里长下坡,落差为1100米,坡长、弯多,路况十分复杂。2004年通车后失控事故频发,一度成为全国闻名的“死亡之坡”。鉴于在发生的事故中,95%是省外货车,均为对路况不熟、措施不熟造成的。为遏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伤亡,2006年5月大队设立大风垭口安全提示服务站,以提高货车对路况和下坡措施的知晓率。2007年11月,朱进伟到大风垭口工作,针对提示力度不够的问题,主动提出实行24小时不间断对外省籍货车逐车进行安全提示的勤务模式,就这样朱进伟在大风垭口一干就是13年,骄阳下、风雨中、深夜里,从未间断。
“师傅,前面是27公里长下坡危险路段,请低挡、低速行驶,到加水站加水、休息,检查制动,如果遇到制动失灵,请进入最近的自救匝道避险,如遇到车辆自燃,请用自救消防水箱进行自救灭火,祝你一路平安。”朱进伟说,车流高峰期,一个夜班要拦下700多辆货车,这句话要重复说700多次。13年来,朱进伟和战友们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驾驶员,面对面进行“安全提示”达150万人次。通过大家的努力,近10年来,大风垭口长下坡3人以上死亡事故只发生2起,比开通前四年的事故绝对起数下降71%。
“还好,那天大货车的速度不是很快,不然先被撞飞的就是我们了。”朱进伟平时话不多,甚至还有点腼腆,但每每遇到艰难险阻的任务时,他总是争先恐后,勇于打头阵,敢于挑重担。那一天,朱进伟正指挥货车进入加水站,发现有一辆重型大货车一直按着喇叭急驰而过,过往的经验告诉他:“大货车失控了。”朱进伟来不及多想,叫上战友驾驶警车,加大马力追上失控车辆。“请驾驶员不要慌张,不要慌张,前面有自救匝道,前面有自救匝道。”随即又追上前面的大客车,让大客车司机进行避让,警车继续急速行进着,直至成功把失控货车引上自救匝道。事后朱进伟说:“作为经常在这里巡逻的民警,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但是,当时情况紧急,容不得我们再考虑什么。”
还有一次,大风垭口27公里路段先是一辆货车发生故障,后又是两辆货车相继起火,为此,朱进伟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战友多次劝他回去休息,朱进伟执意不肯,一直工作到现场处置完成后才休息。朱进伟的坚守、执着与付出,深深感动着战友们。
他参与探索、创新的“大假高峰节点控制、小区间化快速反应勤务模式”“以雾区巡查与雾前节点分车型管控相结合的方式为主,以多层次、多节点逐步纵深预防为辅”的雾区和团雾应急防控模式、“堵塞车队尾部预警防护模式”、坡顶“分段式、分车型截流和放行”管制模式等,有效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二次事故预防能力和快速保通能力,被全市、全省广泛推广应用。
朱进伟说,参加交警工作13年来,经常收获着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这份感动不是拥有鲜花和掌声,而是通过坚守、执着、创新和付出换来的辖区道路的畅通有序、隐患险情的排出减少、各种事故的遏制下降和受困生命得到及时施救。(玉溪日报记者 刘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