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您当前位置: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最美政法干警丨三尺法台映初心 二十余载铸公正——记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荆燕
2025-09-11 09:16:22

在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楼内,总有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清晨,她提前到岗梳理案卷;傍晚,伴着星光校对文书;开庭时,目光如炬辨法析理;调解时,语气温和化解矛盾。她就是荆燕——一位在民事审判岗位坚守二十余载的四级高级法官。凭借1000多件案件的公正裁决,她在三尺法台间,谱写着守护公平正义的动人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911085954

初心如磐:从象牙塔到边陲法院的选择

1998年盛夏,一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让大山里的姑娘荆燕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4年大学时光,她潜心研读法学典籍,对民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导师“民法要守护人间烟火”的教诲中,荆燕埋下了用法律温暖人心的种子。

2004年,站在人生岔路口的荆燕,面临着留在大城市律所或回到西南边陲的选择。“基层更需要能沉下去的法律人”,每当想起家乡大山里那些可能不懂法却迫切需要公平的乡亲,回家乡工作的决心愈发坚定。最终,她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入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分配到案件量最多、案由繁杂的民一庭工作。

初任法官时,荆燕面对庭审常常手心冒汗,撰写的裁判文书被前辈修改得密密麻麻。但她坚信“勤能补拙”:她将老法官的判决书拆成“零件”仔细研究;把法条抄成卡片随时记诵;为弄清劳动争议条款,她将法规案例整理成厚厚的手册;为吃透建筑术语,她抱着案卷向工程师虚心请教。

从第一次庭审时的手足无措,到后来面对几十名当事人仍能从容释法;从文书被改得面目全非,到写出荣获全国奖项的论文。二十余载上千件案件的磨砺,让她从青涩新人成长为“专业里有温度”的法官。正如合议庭审判长、立案庭副庭长张艳波对她的评价:“她的美,不仅在于心灵,更在于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的情怀。”

温情如光:在人间烟火中传递司法温度

“我们办的每一件案件,老百姓心中其实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就是‘情理法’,我们办的案件要经得住这杆秤的称量。”荆燕深知,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条文,更应是温暖的关怀。她常说:“做专业的法官,首先要做正直善良的人。”见过太多生命的脆弱与世事无常,荆燕懂得悲悯与感恩的可贵。

今年6月,她审理了一起超龄劳动者工伤案:60多岁的木材厂工人老李在操作时受伤,用人单位以“60周岁以上不构成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荆燕查阅了大量立法资料,在她看来,《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超龄不是排除保护的理由”。找到案件判决的法律依据后,她调取老李的考勤记录和工资流水,最终判决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共计45万余元。拿到判决书时,老李红着眼眶说:“法官懂我们劳动者的难。”

作为同事的尹继锋,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案例,在他眼中,“荆法官有深厚的法学素养和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总能在法律条文与民间情理间找到平衡点,让当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坚守如灯:在芳华岁月中践行初心使命

二十余年来,荆燕主审的1000多件案件无一起廉洁投诉,她的办公桌上始终堆着高高的案卷。2021年,丈夫下派澄江市任职后,照顾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她肩上,但她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条件。清晨送两个孩子上学后立刻赶到法院工作,晚上哄睡孩子再挑灯撰写文书,这便是她的日常。

自小学课文里接触到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后,它像一把钥匙,成了荆燕解锁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平衡难题的法宝。清晨洗漱时,她对着镜子梳理案件脉络:“工程案上午开庭,劳动争议案下午调解,上诉材料趁午休看……”泡沫在脸上还没洗净,当日的案件优先级已在脑中排定。

这些琐碎时间的精细利用,化作了亮眼的审判数据:2022年审结185件案件,全院第一;2023年以234件结案数再居榜首,调撤率16.67%,平均审理天数仅19.67天;2024年已结的131件案件,每项指标都名列前茅,且无一件因质量引发信访或重大再审改判。

二十余载的坚守与奉献,化作了一项项亮眼的荣誉:2017年荣立三等功,2022年获评玉溪市“最美家庭”,2023年被评为年度办案之星、云南省法院系统先进个人,2024年获评优秀公务员,还多次被评为优秀办案能手、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但对她而言,最珍贵的荣誉还是当事人的认可。

“我的追求就是让每一件案件都能和老百姓心中的那杆秤同频共振,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

如今两鬓白发已成为她的“勋章”,但她眼中的光芒依旧明亮。三尺法台间她用二十余载坚守证明:最好的裁判,既要经得起法律的考量,也能经得住老百姓心中那杆“情理法”秤的称量。

来源:玉溪市融媒体中心(高乾恒 文/图)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