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逢五赶集日,翻出自己许久未穿的雨衣,三步并作两步朝执勤点出发。
雨水打在雨衣上发出了哒哒声,过路的车辆不时溅起浑浊的泥水。心中记挂着嗷嗷待哺的女儿,此时的我已无心看雨中远处村庄的风景,只希望执勤赶快结束,赶集的村民都安全回家。
农村的集市赶得早散得也快,在摩肩接踵一小阵子后,人群陆陆续续离开了街面。
正想着往回赶,街对面一位老奶奶笑眯眯地朝我走来。这位老奶奶我并不陌生,在去年的入户访查工作中,我去过她家,老奶奶的家在一条蜿蜒的石板路尽头。
印象中老奶奶独自一人居住,有儿女,但都到外面闯世界去了。老人养了几只鸡、几头猪,讲话的时候总是笑呵呵的,临别的时候还叫我多去她家玩玩。那时候,我并没有把老奶奶的这句话放在心里,以为这只是句客套话。没想到,后来每次在街上执勤见到老奶奶,她都会问长问短,硬要拉着我到她家闲聊。
这不,老奶奶见到我后,把我拉到了路边,悄悄地问:“姑娘,你是自己煮饭吃还是吃食堂?”因为孩子还在哺乳期,吃大锅饭不方便,在派出所我都是自己煮饭吃。“我自己煮饭吃。”我如实告诉老奶奶。“哦,我养了几只肥鸡,用包谷喂大的。”老奶奶满心欢喜地对我说。“奶奶,我想吃鸡的时候再去你那里买。”自以为看穿了老奶奶想要卖鸡的心思,我抢着说。老奶奶一下露出了不高兴的神情:“我的鸡不卖,我是想着你的孩子还小,我的鸡又是自己用包谷喂大的,虽然不是土鸡,但很好吃,我想让你补一补。”老奶奶的眼神那么坚定,仿佛看穿了我想要回绝的内心,没等我开口,她一鼓作气地问:“你明天在不在。”我估摸着要是我说在,她准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拎着鸡来找我,于是我骗她说:“明天周末我休息,要回家。”然后,在同伴的呼唤下,我逃开了老奶奶期许的目光。
后来一想,总觉得有些愧疚,老奶奶招呼了我几次,我皆因种种原因没能去听她唠嗑,她那里一定有一堆故事,那些关于她儿女的故事,关于她这一生的故事。
工作之余,我总会想起老奶奶招呼我到她家玩时和蔼的笑容,也让我想起了那个拎着水果到户籍室的阿婆;那个因为我怀着孕,坚持帮我把扫帚送到派出所的老爷爷;那个小心挪动着步子,被搀扶着下楼梯,留下落寞背影的敬老院老伯;那个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婆婆,又抚养着多个子女,还和我调侃人生的大姐;那个手脚利索,总是背着背篓、扛着锄头,有多个儿子却舍不得买鞋穿的奶奶……
他们那么真切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在我因种种原因对工作叹息、想要逃避时一遍遍地提醒着我:我的身份,我的使命。
曾想勇擒歹徒、创绩立功,没想到最终却日复一日地与群众、与材料打交道。当城市绚烂的霓虹灯变为乡村寂冷的烟火,这种落差,曾让我想要对着大山嚎啕大哭,可是回想起与辖区群众相处的点点滴滴,与战友在从警道路上的摸爬滚打,我又有了昂首挺胸、坚定前行的力量。
也许每个民警都问过自己,明明听说做警察辛苦,为什么还要选择从警这条道路?明明身心俱疲,得不到理解支持,为什么还要坚持从警这条道路?但夜深人静扪心自问时,与群众相处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眼前,那一句句谢谢、一声声问候、一个个期盼,是筑起民警与群众友谊之墙的坚固砖石。
当我再次望向天空,雨停了,天晴了…… (梁红)
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