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索降训练。
沈发良在讲授警务实战安全课。
把每一次出枪动作刻进肌肉记忆。
年轻的教官队伍。
对警务教官而言,教师节的意义不在于收到多少祝福,而在于看到自己教出的民警能在一线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
——题记
□ 通讯员 罗平 黄华 文/图
“压住手腕!控制关节!注意自身安全!”8月的玉溪人民警察训练基地操场上,一声声铿锵有力的指令回荡。省级警务实战二级教官沈发良正在手把手纠正年轻民警的擒拿动作,汗水浸透了彼此的作训服。
今年46岁的沈发良是玉溪公安机关资格最老的警务实战教官之一,2007年就获得省级警务实战教官资质。他曾编写《公安机关警情处置指引》。近二十年来,他教授过300余名警务实战教官,遍布全省各州(市)公安机关。他总说:“当教官,得先让自己有‘一桶水’。”从滇西北雪域高原的野外追捕课堂到红河谷基层派出所的巷战实训,他始终坚持“战训合一”的理念:“警务实战教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把每一次出枪动作刻进肌肉记忆,把每例警情处置变成生命防线。”
华宁县公安局新任教官雷云超这样评价前辈沈发良:“沈教官授课热情洋溢、推陈出新,每次听他讲授都能刷新我们的认知、拓宽我们的视野。”
这不仅是警务技能的传授,更是生命的托付。警务实战教官是公安队伍中特殊的教师,他们传授的是在瞬息万变的执法环境中如何克敌制胜、保护人民的硬核本领。玉溪公安机关目前有警务实战教官92名、警种专业教官106名、心理咨询教官17名,其中省级区域以上教官57名,2025年新晋市级教官18名。新老教官的“薪火相传”,是优良作风的传承,更是公安队伍永葆战斗力的坚强保障。
“老教官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经验,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给更多的战友,在训练中把它们学好、用好,让战友们少受伤、少流血,平平安安完成每一次任务。”今年新晋教官、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禁毒大队民警育林锋(化名)说。
通过这种“传帮带”模式,玉溪市公安局已成功培养出了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能教善战的教官梯队。近年来,全市公安民警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屡获佳绩。更重要的是,一线民警在执法执勤中的安全防护能力和规范执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民警一线处警和执法过程中的流血受伤事件有效减少。
在今年新晋教官、元江县公安局民警王国权的教学经历中,最难忘的是一次“失败”的演练。
今年5月,在送教下基层活动中,王国权组织新警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演练前,他让原本设定的“持刀对峙”场面变成了“歹徒”突然冲向群众。面对突发状况,几名新警瞬间慌了神,有的忘记呼叫支援,有的战术动作变形,虽然最终“控制”住了“歹徒”,但处置过程中出现了多处不符合规范的细节。
演练结束后,不少新警面露沮丧。王国权却没有批评,而是带着大家逐帧复盘:“实战中,嫌疑人不会按我们的‘剧本’行动,群众的安全容不得半点失误。今天的‘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真战场才发现问题。”随后,他结合演练中的漏洞,重新讲解“临机处置”“保护群众”等要点,并组织二次演练。
“实战为要、战训合一”一直是玉溪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秉承的教学思想。所有教与学、磨与练,最终都要落脚在每一天的出警、每一次的调解、每一起案件的侦办中践行和检验。省级教官、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特巡警大队教导员王飞说:“当教官,才深感公安工作没有捷径可言,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应急处突一线淬炼真本领,在熬夜加班的坚守中磨炼意志,才能练就独当一面的忠诚卫士!”
薪火相传,淬铁成钢。这支藏在警营深处的“教师”队伍,正如火种一般,将平安与正义的理念播撒到每一名一线民警心中,凝聚起守护城市安宁的最强力量,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玉溪”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玉溪日报 2025-09-11 A06版: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