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长安网
绘好“新枫景”丨易门:四间房、几条凳 家门口的“枫桥小屋”
2025-07-30 09:17:50

在易门县龙泉街道的四个社区里,悄然坐落着4间特别的“小屋”。它们或在居民小区的物业办公室安家,或在繁华的商业步行街驻点,虽陈设简单——几张方桌、几条长凳,却承载着社区居民满满的信任与期待。运行三个月来,“枫桥小屋”以“家门口的服务站”姿态,用心用情化解矛盾、解决难题,成为居民口中“有温度、能办事”的“温暖驿站”。

微信图片_20250730091154

小阵地大作为 化解矛盾有温度“枫桥小屋”的核心使命,就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依托1313名专职网格员和1230名兼职力量,“枫桥小屋”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让居民“忧事有处说、难事有人管”。三个月来,4个小屋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6件,成功调解60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这些看似琐碎的“家务事”“邻里情”,在小屋的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

案例:步行街有了“主心骨”。商业街的“枫桥小屋”成了商户们的“定心丸”。从消费纠纷快速调解,到环境卫生秩序维护协调,再到政策咨询解答,商户们遇到难题都习惯往小屋跑。一次,多家商户反映下水道堵塞影响环境,小屋立即将问题“下单”给街道责任站所,街道接单后积极采取行动处置,联合兴文街社区、县综合执法局撬开2个下水口,调用街道特种车辆进行疏通,经过两次清理工作,下水道油污得到彻底清理。同时在泔水收集方面,考虑到居民及商户的实际需求,街道与县综合执法局对接,放置了泔水收集桶,引导大家规范倾倒泔水,减少对下水道的污染。“感觉有了依靠,做生意更安心了。”步行街餐饮店店主小刘表示。

微信图片_20250730090206

小切口解难题 服务民生实举措“枫桥小屋”不仅是调解室,更是解决居民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前哨站”。居民反映强烈的停车难、充电难等社区治理顽疾,在小屋的推动下找到了突破口。

案例:飞线充电隐患消。电动车“飞线充电”曾是西环路社区园丁小区的安全隐患“老大难”。居民王大爷以前也图方便从楼上拉线。小区“枫桥小屋”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并上报这一问题后,社区积极协调业委会和充电桩公司。经过多次沟通选址和方案优化,两处崭新的集中充电桩棚已进入建设阶段,将很快在小区落成,彻底解决了“飞线”落地安全隐患。

案例:漏水风波平息记。住在中心街兴隆小区的王阿姨家厨房排水管道堵塞,导致家中被水淹,楼下邻居张先生家天花板遭了殃,双方情绪激动。小区物业办公室的“枫桥小屋”网格员小李主动介入,联系物业维修师傅到现场勘查,明确责任,并组织双方在小屋里心平气和地沟通。最终,王阿姨家及时维修,张先生家也获得了合理赔偿,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纠纷在小屋里圆满解决。“有个地方能说理、有人帮忙评理,心里就踏实了。”王阿姨说。

微信图片_20250730091202

微信图片_20250730091209

小支点聚合力 多元共治新格局“枫桥小屋”的活力,源于“多元共治”的机制创新。“群众点单、社区下单、组织接单”的“三单”闭环机制高效运转,居民通过“枫桥小屋”反映的诉求,无论是路灯不亮、树枝修剪,还是噪音扰民,都通过小屋流转、派单、处置、反馈,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统一的“枫桥小屋”标识、明亮的空间、标准的制度和流程、专业的培训……这一切都让小屋成为居民信得过的“标准化服务窗口”。“龙泉街道社区综治工作一本清”“网格员手册”更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四间小屋,三个月的实践,是龙泉街道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注脚。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擦亮“枫桥小屋”品牌:

扩面增点:让小屋的服务覆盖更多社区和人群,触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机制深化:将“五级组织体系”与“三单闭环”机制深度融合,提升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智慧赋能:依托“智惠兴文”等平台,探索更多数字化治理场景,让服务更精准、更高效。

微信图片_20250730091214

四间房,几条凳,倾听的是家长里短,化解的是矛盾纠纷,托起的是家门口稳稳的幸福。这间开在居民身边的小屋,正用最朴实的行动,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龙泉新篇章。

来源:易门县委政法委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